第112章 112
元康十年, 冬十有二月。
潁川公主叛逃出宮,屯兵僑州。三萬中軍捉拿,被攔僑州城外, 久攻不下。
僑州原本用來抵抗流民的城牆,如今被用來抵擋中軍。
月中朝會上,太子司徒彥發怒,指責中軍無能,連發五道儲命,要求江南、雍州等地迅速支援, 捉拿司徒景!
此時雍州正值雨季,淮河洪水, 中下游皆受難, 雍州軍在雍州都督盛鴻的帶領下, 於安定郡等地, 接連戰敗,死傷無數, 無閑餘兵力支援僑州。
次日, 江南的揚州州牧上報, 轄內天師道集結教眾造反,如今數量已達十萬餘人!
洛陽人聽聞, 皆驚愕失色, 人人自危。
內憂外患下,有官員在朝堂上哭嚎道:莫非是天要亡我大晉!
元康十一年, 春正月。
事情有了轉機, 在僑州久攻不下的潁川公主給洛陽發來求和信。
公主於信中道, 她逃離洛陽也只是因為不想與兄長手足相殘,如今大晉內憂外患, 風雨飄渺,她身為司徒王氏,為天下計,願意退後一步,從僑州回到潁川,同時也希望洛陽不再追究其私自離宮之事。
為達到目的。
隨著這封信到洛陽的,還有萬兩金。
這些金子分別流進了河間王司徒邑及一些洛陽權貴的府邸。
司徒景這一封信,倒是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完事還想留下為天下計的美名。
司徒彥堅決不鬆口,但耐不住朝廷眾臣皆站出來勸說,如今大晉社稷不保,外有胡人入侵,內又有天師道叛亂。
不如先將公主的事放一放,到底兩位都是司徒家的人。
甚至不需要司徒景收買的人如何遊說,便是清流之人也同樣這般想。
最後還是大司馬楊乘站出來一錘定音,朝廷與司徒景各退一步,先鑲外再安內。
春正月下旬。
公主司徒景從僑州退回潁川。
兩日後,雍州傳來訊息。
固鈞都尉率領八千人在青岡、襄陽、八公山等地,利用地形,誘敵深入,隨後利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滅胡軍三萬餘眾。
雖然是小勝,但這是雍州戰場這麼久以來,唯一傳來的勝利訊息。
冉公等人撫掌稱快,“好好好!由此可見,胡軍並非不可戰勝!”當下洛陽人對胡軍已經有了一種恐懼,認為他們戰無不勝。
左右人也皆問起,“這固鈞是何許人,為何不曾聽過?”
有訊息靈通者道,“是何許人不清楚,但似乎是武義都尉盧逸風舉薦的。”
眾人目光望向了朝堂上的盧氏官員。
光祿大夫盧偉此時遞上一本奏章,“太子殿下容稟,武義都尉有本要奏。”
“念。”
武義都尉請求遷固都尉為任勇將軍,同時還道,此次戰役所用戰術皆來自於謀士——畢氏阿諾。懇請太子為其表彰。
升遷固都尉是應有之義,但是……畢氏阿諾?
在洛陽早有盛名的畢氏阿諾,朝堂眾臣沒有不認識的,但,此時他們又都疑心是否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