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主傅再不解風情得罪於她那也是她的主傅。
於是急切問道,
“主傅又如何說?她可有辯勝?”
“大概是……勝了吧。”
論道會上。
楊瑾之說出這樣的道理後,幾乎所有人都十分贊同。
於是畢諾問,“你說聖人的道理成了工具,這世上又壞人多、好人少,於是聖人就帶來的壞處多、好處少,所以聖人當死。
那麼請問,聖人死後呢?”
楊瑾之,“聖人死後,便再無大盜。”
畢諾微微笑了,“再無大盜,壞人卻沒有消失,他們不過會換另一種方式繼續盜竊,被你們稱呼成另一個名字罷了。”
“就如你所說,聖人的道理是一把鎖,這把鎖會方便盜賊偷竊,但倘若沒了這把鎖,難道盜賊就不能偷竊了嗎?
就像田成子,便是沒有聖人的治理方法,他也可以竊據齊國,不過是成為‘堯舜’,還是‘辛桀’的區別罷了。”
“由此,聖人與盜賊的多少其實並沒有關系。”
“況且,聖人的道理也並不只是守護財物那樣簡單。”
“齊國用了聖明的治理方式,於是變得富裕,最後卻被田成子連同方法一起所竊。所以,你認為聖人的壞處多,好處少。”
“那麼請問,你會因為有人會來盜竊自己的家,而放棄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加富裕嗎?”
整個論道會,竟由此變得默默然。
司徒景指尖輕動,一方面覺得心潮澎湃!另一方面又覺得……清談原來這麼可怕?
不光需要儲備,還要思辨如電。
若是換成是她……還不如早早想辦法害了楊瑾之。
論道會結束後。
楊瑾之並沒其他表現,只彎腰對畢諾行了一禮後,便離開了,仍是風度翩翩。
回到楊氏後,他遇到匆匆而來的叔父。
楊瑾之微微一笑,“畢氏阿諾並不如叔父所說是沽名釣譽之輩呢,這其中恐怕有什麼誤解。”
楊毅張嘴,看著自己這鐘靈毓秀的侄兒,一時語結,“可、可……”
“叔父因賄貨公行而被貶為庶人,實在應當返觀內視,不要再中傷別人了。瑾之還有事,便先行一步了。”
楊瑾之說完後,就行禮,離開了。
獨留楊毅站在原地,臉色難看,可又沒什麼辦法,他這侄兒便是被兄長真當做玉人在養,如今……卻是養的親疏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