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
僑州事一了, 說是要告老的王祭酒又覺得自己精神倍兒好了。
鄭重宣佈太學院論道會就在兩日後召開!
太學院論道會的前身便是‘月旦評’,不過直到杜邵等人被‘交結太學,誹訕朝廷’的罪名捕殺後。
原本是議論朝政, 褒貶公卿的‘月旦評’,也就成了現在這樣,只談論學術問題了。
參加論道會的,除了太學生、各博士以外,時常會邀請一些社會人士。
不過這些社會人士,通常也是久負盛名之人。
而此次邀請的, 便有畢諾、允道、以及楊瑾之三人。
允道自是不必說,七歲清談, 十五歲入道門, 至今三十來歲, 對玄學是公認的十分精通。
而楊瑾之, 雖然很少在外露面,但時常會有關於老莊易的見解文章傳出, 且他的父親還是天下士人之首的楊乘。
哪怕楊毅出事了, 也並不影響他們父子的清名。
唯獨……
“這畢諾, 就算頗有才名,但入洛陽才多久啊, 憑什麼能與允道、瑾之這樣的人物相提並論?”
有太學生在私下議論道。
另外一人撇嘴道, “人家如今是主傅,攀上了皇室, 且又受祭酒看重, 還有盧氏雙子為其背書, 就連允道前不久在雅集上也對她頗為贊賞,便是不滿又能如何?”
就這人際關系, 嘖嘖。
不過這些酸言酸語,在畢諾露面後,還是少了不少。
畢竟如此恣儀出眾之人,按照士人顏控的思想,便覺得還是很有必要以論道會的表現再觀望一下的。
畢諾與王祭酒、允道打過招呼後,目光便與楊氏麒麟兒楊瑾之對上了。
楊瑾之與盧逸風的放曠不同,他是一種被錦繡包裹著的貴氣,這貴氣又與皇室的不同,自帶著屬於士人的雅蘊。
他容色極美,又風度翩翩,真就宛如玉人。
兩人視線相對後,他朝畢諾微微一笑,面上看不出任何陰翳。
畢諾回以頷首。
但等論道會正式開始後……‘沒有陰翳’這個形容,便恐怕並不盡然了。
楊瑾之的論題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這是一句來自莊子《胠篋》裡的話。
意在批判儒學,表示這世間的大盜都以‘聖人’道理來標榜。
越是滿口仁義的人越是危害越大。
此論題一出,不少人目光都‘刷刷’看向畢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