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三百多公里外的城市裡,小旋子方恩旋)和劉濤正在劉濤的戶外用品店裡喝著功夫茶。劉濤自己有一個戶外運動群,經過幾次成功的活動後,人數穩固和略有壯大。這些年,隨著人們收入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從開始的簡單參與,爬個山,去個沙漠,逐漸向戶外運動專業化發展,從裝備專業化,到組織策劃專業化。劉濤也漸漸地從一個傳統的轉型成一個活動策劃人。這次,小旋子正是被劉濤叫到店裡,準備策劃一起拍一個和戶外、雙節棍運動有關的活動,因為劉濤的驢友裡有幾個人也愛練武術,也喜歡雙節棍,看了好多網上的影片,便有自己拍一部紀錄片或是微電影之類的東西玩兒,而小旋子正有這方面的朋友和資訊,所以拉他一起來策劃一下。
一把精緻的紫砂壺放到了桌面上,劉濤給小旋子端過一杯剛倒好的香茶。
因為是剛過午後,下午店裡沒什麼人,兩個人坐在茶海後邊閒聊著。
“片子你想咋拍呢?”小旋子問劉濤。
“正在構思呢,現在網上的影片吧,看來看去都差不多是小混混打來打去的,沒什麼新鮮東西,我想拍成一部不一樣的東西。”劉濤說。
“你要拍出不一樣的東西,那得跳出來看,你收集的那些影片,多數我也看過,不過是單純強調雙節棍運動的,感覺就像在拿放大鏡看東西一樣,有一些觀點還是在刻意的誇大雙節棍,我覺得這樣只能讓人更不相信。如果你要拍成另類風格的,我覺得最好是跳出雙節棍再寫雙節棍,比如說,你別把雙節棍只寫成是表演或是打架的工具,這樣太老套了,你不如把它的功能再豐富一些,作用再豐富一些。不只是每天練練,關鍵時刻打一打。”小旋子說。
“嗯,你這個主意有意思,對,跳出來寫,和生活多貼近一些。而且,別寫太大了,寫草根,寫普通人的故事。”劉濤邊點菸,邊說。
小旋子:“寫普通人?普通人特點不好找吧,就拿你我來說,不也都是普通老百姓,你的故事精彩,還是我的故事吸引人呢?你得先找一個好的原型,再找一個好的故事,這才有切入點。”
劉濤:“原型?設計個原型不行麼?”
小旋子:“設計也不是不可以,但咱得有那功底才行,人家搞文學創作的高手,那是有功底的,即使沒有原型,也能把設計的人物刻畫得很形象。咱倆,你那些朋友裡,有哪個有這能力的?所以你要想少走點彎路,最好就是找個生活中的原型來設計你的主角人物,這樣快一點。”
劉濤:“唉,你說拿陸川當原型咋樣?”
小旋子:“啥?拿他當原型?你這想吃窩邊草吧你!你想寫他什麼?”
劉濤:“你看哪,陸川,咱哥們兒對不?雙節棍他玩兒得時間最長,也是最好的對不?”
小旋子:“對啊!”
劉濤:“還有就是,他喜歡玩兒戶外,做導遊跑的地方又多,不愁沒故事講?”
小旋子:“對!對!對!他乾的就是這一行,跟你這戶外關係很緊。不過,你要寫他,不得問問他麼?”
劉濤:“這好辦,給他打個電話,一準能答應。”
說罷,劉濤拿起手機,撥通了陸川的電話。
“喂,濤子,什麼事?”陸川還在反思惡夢的經過,卻接到了劉濤的電話。
“喂,川兒,跑團呢是不?”
“對啊,出了響沙了,正往東勝跑呢,啥事?”
“有個好營生找你一起玩兒呢。”
“啥好營生?賺錢的?”
“先不說賺錢,就是好玩兒,咱們都沒玩兒過,拍微電影,有興趣沒?”
“別扯了,你還會拍這東西?再說,跟我有啥關係呢,我這天天跑團身不由己的,能幹成個啥?”
“唉,跟你說正事呢,不但跟你有關係,而且有很大關係。我和旋子一起商量的,想找你來拍呢!”
“搞什麼搞,找我拍個『毛』啊?別開玩笑了!”
“唉,真沒開玩笑。我們打算拍個雙節棍戶外運動題材的,這兩項你都是內行,來給出個劇本,當個主角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