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前,陸川正指著左右鐘鼓樓給客人解釋何為“晨鐘暮鼓”。身後山門處,又進來一支旅遊團。帶頭的導遊舉著和陸川一樣的導遊旗,是個小姑娘,東北口音,個頭不低,大概一米七左右,圓臉,柳葉細眼,眼稍高挑,高鼻樑,尖鼻頭,翹嘴唇,尖中帶圓的俏下額,脖子後邊馬尾辮是隨意紮起來的。頭戴白『色』棒球帽,與客人無異。上身穿件米黃『色』的套頭小衫,斜背一隻紅『色』小旅行包,包內裝得鼓鼓的。下身穿一條九分牛仔褲,淺藍『色』的。腳登一雙旅遊鞋,這是同社女導遊王倩。從鞋上可以看出,他們是剛從響沙灣回來。腳上還帶著那裡特有的細細的黃沙。
大召寺地方不大,人卻不少,經常是幾個旅遊團等著排隊看一處景點。本地導遊出於互相關照的需要,只要看到後面有團過來,就自覺地加快前進的速度,後邊的團如果看到前團暫時沒有要走的意思,就自行帶到下一處景點,等轉回頭來再補看此處。這種情況,在全國其他旅遊景點也很為普遍。
兩個團剛一接上頭,陸川就帶著客人進了天王殿。有的導遊根本不怎麼講天王殿,或者講得不細。但陸川卻很喜歡把這裡講得細一點。因為這裡是他當初實地學習中最下功夫的一個講點兒。陸川講四大天王,不用去想詞,都是現想現組織語言,但總體又不跑題。說起來,大召寺雖然是陸川最喜歡的一處景點,但其中也不是所有的“講點兒”陸川都瞭如指掌,他最喜歡講的,也是最有自信的地方是天王殿、古月明樓圖、吉祥天母、六道輪迴圖。最不喜歡講的就是大殿裡的那些佛像,因為他初期一直搞不清楚那些大小佛像之間的關係,也對這種關係沒什麼興趣。
據佛經講,四大天王也叫四天王、四王、護世王、護世四王等,源自古印度人的信仰。印度最早的神話時代,就有守護各方世界的「護世神」,傳到佛教時代,這些神被佛教吸收成為「護法神」。他們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居於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中國在此洲),西牛賀洲和北俱羅洲,故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叫多羅叱,身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持國」的意思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手持琵琶表示要用音樂感化眾生,皈依佛門。
南方增長天王,叫毗琉璃,身青『色』,穿甲冑,手握寶劍。「增長」的意思是能傳令眾生,增長善報,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名叫毗留博文,身白『色』,穿甲冑,手上纏繞一龍或蛇)。「廣目」的意思是能用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眾生。手纏一龍或赤索),對不信佛教者,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門。
北方多聞天王,名叫毗沙門,身綠『色』,穿甲冑,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銀鼠。「多聞」是指他的福德之名聞於四方。他手持寶傘、神鼠、用以制伏魔眾,保護人民財富。
四大天王的塑像,分別持著寶劍、琵琶、寶傘、索蛇;執劍者,風也,執琵琶者,調也,執寶傘者,雨也,執蛇者,順也,合起來即「風調雨順」,又暗示「五穀豐登」、「天下太平」。
“這位是南方增長天王,他手裡所持法器為寶劍,與劍之鋒利又和“風”同音… …”陸川剛開始講到一半,偶聽到身後的王倩在衝他打招呼。
“嘿,陸川!”
陸川一邊講著,一邊用眼角餘光和王倩打著招呼。倆人不約而同的都舉起了手裡的導遊旗向對方揮了揮。
“王倩,你那兒多少人?”陸川間歇問了王倩一句。
“八個人,要不跟你客人一起走吧?”
“行,送過來好了!”
王倩是今年剛入行的小導遊旅遊專科學校應屆畢業,一直沒帶過大團,只讓老導遊帶著上了幾個團,就開始獨立帶小團,可最害怕講大召和成陵,這兩個地方太難講,她還沒積累下多少經驗,正巴不得跟著老導遊多學學。所以,要不是因為大家都是一個旅行社的,哪個導遊也不願意自己的客人跟著別的導遊跑掉。王倩就是想借機會聽聽陸川是怎麼講的,早就聽說他六道輪迴圖講得好,一直沒機會聽。這次可算是等著了。
“四大天王寓意著風調雨順,所以呢,我們多拜拜四天王,可是能保佑我們各位來年工作、生活風調雨順、合心如意的噢!”陸川話畢,自行先在天王塑像前合掌三拜。
接著陸川向眾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現在我有一個小問題想提給大家。四位天王我們都看過了,可能有的朋友在全國其它地區也進過廟,燒過香,有沒有注意到我們這裡的四大天王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呢?”
眾人不知所芸,誰也沒明白陸川這麼問是出於何意。四大天王的共同愛好?他們能有什麼共同愛好?我們怎麼知道?不就是都愛站在廟裡一動不動地受香火?要不就是瞪著眼睛嚇人玩?誰也想不出問題是什麼,答案又是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陸川呵呵一笑,指著四大天王那抬起懸的一隻腳,道出了答案:“好了,大家誰也別猜了,我估計我的問題把你們給問著了,大家順著我的手請看”眾人順著陸川的手,看到了天王的腳,這時紅姐眼尖,明白過來了:“唉,腳都是抬起來的撒,為啥子不放下去呢?”
“唉,紅姐這個問題問得好!這天王的腳為什麼不放下去呢?呵呵,這裡邊有故事噢!歷史上明太祖朱元章稱王之前不是在丐幫當過兩年小弟麼?相傳啊,後來起了勢,帶了兵,可是打了敗仗,被仇追殺。結果孤身一人跑到一破廟時,體力不支,又無所再逃,只得躲進廟中,此廟正是一坐天王廟,其中供奉著四大天王。朱元章在廟裡一躲就是數月不出,終日閉門靜思稱帝立朝之事。某日,朱元章心情甚好,環顧庇護他數日的廟堂,才發覺竟是一片破敗荒涼之景,於是心生愧意,於是找來大笤帚,一寸一寸地打掃起衛生來。掃著掃著,不禁思緒又跑到建國大事之上,無意中掃到了天王的腳下,當時天王的兩都還都是落在地上的,朱元章見地上有腳,難以掃到邊角之處,於是順口說了一句話‘各位天王尊神,我朱某感激各位連日來的保護,才得以安身脫險,今日朱某一無所有,就讓我為你們掃去尖灰,以示報答吧,來日當我朱某登基之後,定當為各位尊神再塑金身,肯請尊神高抬貴腳,讓朱某掃去您腳下的汙塵吧!’眾天王在天有靈,深知朱元章日後定當稱帝,帝者乃天子也,天子這命,啟敢不聽,於是四位天神緩抬尊腳,竟都騰出了地方。朱元章見狀大為吃驚,心想難道其誠心已感動天地,而天神顯靈只為助我早成大業?不免心中重燃希望,興沖沖地掃完地,隨即扔下笤帚,依依叩拜了天王,轉頭衝出廟門,又招集人馬,戰場廝殺去也。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他開創了大明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並創下了很多豐功偉業。然而,他去忘了一件大事。什麼事呢?別忘了,他是請四大天王抬起了腳的,可是臨走時他卻忘了請天神再把腳放下去了。這天子不發話,即使是四大天王也不敢擅自做主啊。最終,朱元章昇天之後也沒想起這件事來。於是,這四大天王的腳啊,就這麼一直抬著沒放下去了!”
話音剛落,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隻一段民間傳說,可聽起來似乎確有其事的樣子。很搞笑,很搞笑啊!
“好,各位,天王殿我們看完了,現在大家跟著我一起往前走!過門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一不是踏門檻,二是一定要先起右腿噢!”
人們學著陸川的樣子,一一透過了天王殿北門…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喜歡飄動的導遊旗請大家收藏:()飄動的導遊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