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定瀾卻有些累了,走到內間躺下。
過了許久,天色都有些昏暗。
“咚!”一聲巨響炸在兩人耳旁。
還未等葉芷苓反應過來,阿明便到了門口稟報:“公子、小姐,祈福馬上就要開始,咱們可以過去了。”
蕭定瀾匆匆從內間走出,說道:“走吧。”
葉芷苓走到屋外,卻發現眼前變了許多。
“這……怎麼成這個樣子了?”
阿明說道:“一個時辰前,便有兵士將馬車都驅趕到外面,祈福時是不能有馬車的,現在大家都是站在這裡等。”
馬車趕去外面後,裡面的空地便越發大了,但仍然是人挨人,兩人並不信仰聖女,便在外圍站定,雖遠了些,但也能看到高臺上的情景。
“咚!”又是一聲鼓響。
千境墟的大門開啟,王女帶領王族走了出來,登上了高臺。
“咚!”
鼓聲三響。有身著紫色長衣、頭戴天蛛銀冠的女子走出,高聲說道:“吉時已到。”
此時太陽已落下了山,天色晦暗。突然,天上出現了一束光,光芒中有穿著金紫袍,頭戴半人高銀冠的女子圖樣。剎那間,所有人都跪下了,阿明在葉芷苓和蕭定瀾兩人身前,他也跪下了,卻悄悄對兩人說道:“您二位蹲著便可,有我擋著呢。”
葉芷苓朝天上看去,那女子在空中揮舞著一根九節長杖,騰挪輾轉,不知在做些什麼動作。但那根長杖,應該就是葉芷苓想要的九節藤杖。
過了一會兒,女子收起藤杖,朝天上而去,漸漸地便看不清蹤影。
“這是聖女登天祈旨。”
“登天祈旨?”
“聖象帶領眾百姓繞城一圈,便會帶著全城的氣運和期望來到千境墟前,聖女感受百姓期望,藉由氣運,便可登天祈旨——她們是如此說的。返回時便會降下甘霖、帶來福旨,來年便有盼頭。”
“……編得還挺全。”葉芷苓根本不信所謂的聯絡上天,死後能登天界之類的鬼話。也許她們的確能利用氣運,但絕對不可能和所謂的“天界”有什麼關聯,這個東西是否有,都還未可知呢。不然,以玉瑤當時的情形,為何沒有請求上天幫忙,救楚王於水火之中。
蕭定瀾湊到她耳邊說道:“我曾經看過家中書籍,十五年前雖也有聖象祈福,可不過是王公貴族帶領聖象前來祭拜,並不像現在這般聲勢浩大。現在能看到的這些儀式,應該都是這些年沉淵聖女造出來的。”
“怪不得呢。”
又過了約一炷香的時間,空中傳來一陣巨響,隨之便是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葉芷苓伸手接了一些,放在鼻子下聞,卻並沒有聞出什麼來。再然後,便看見空中出現了聖女的模樣,她手上拿著一冊書,翩然而下,進入了千境墟中。
伴隨著隆隆鼓聲,千境墟的大門開啟了。
二十四名身著彩裙,頭戴銀飾的司祭率先出來,依次上了高臺,而後便是聖女十護法,身著紫衣,頭戴天蛛銀冠,一手持藤杖,一手持木牌而出,侍立在高臺兩側。
一陣濃烈的香氣撲鼻而來,聖女身著金紫長袍,頭戴象牙銀冠,手捧金冊,登上了高臺。不知為何,葉芷苓看不清聖女的面目,總覺得一片模糊。
“不對,香氣有問題,這香能迷惑人的心智。”
阿明轉身說道:“小姐,莫慌,這香只能暫時影響人的五感,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過一陣就好了。”
葉芷苓下意識抓住蕭定瀾的手,閉了閉眼,緩了片刻。便聽得高臺上有一個空靈的聲音在說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百業昌隆。聖女乃天命之樞,爾等須恭敬如儀,晨昏供奉不輟。若失敬畏,神罰必至。”
王女上前,領受金冊,說道:“天聽既聞凡塵願,當賜南伽萬民安。”
她手持金冊,轉向百姓,百姓便三拜九叩,高呼“謹遵天命。”
鼓聲又響,聖女接過九節藤杖,向前走了兩步,杖身指著王女所乘聖象,場面頓時寂靜下來。過了一會兒,方聽得王女說道:“謹遵天命。”
葉芷苓只見她一揚手,其餘象官便牽著另外九頭聖象離開了此處。臺上走出兩名護法,手持長矛,擲進了王女所乘聖象的眼中,四周的侍衛也手持長矛,刺穿了聖象的身體。
大象發出了陣陣悲鳴。
葉芷苓看見了王女閉上了雙眼,沒再看臺下。
聖女再上前兩步,說道:“祈福已成,分食福象,可享太平!”
百姓們紛紛站起來,揮舞雙手,高呼不停。
從人群的縫隙中,葉芷苓看到了聖女的身影,她身形瘦弱,臉龐隱在象牙冠後,看不清晰。葉芷苓無法從這個身影中想象出玉瑤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