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們走吧。”
船伕聽到後,立刻從屏風後走了出來,笑著說道:“大人辛苦了,我這便帶他們離去。”
離開小山包後,葉芷苓回頭看了看山包的外表,問道:“這裡也是仿千境墟所建?”
“那是自然,聽說建這裡花的錢比那座石閣還要多,這個山是從其他地方運土過來堆起來的,裡面還有瀑布,也不知是用什麼法子將水弄上去的。反正花了很多錢。”
葉芷苓指了指那座石閣,又問道:“能去那裡瞧瞧嗎?”
“不行,只有朝拜的日子才能去。平時只有廟裡的大人才能進去。不過裡面就是一層層的書格,沒什麼好看的。”
蕭定瀾問了一句:“那這裡有哪裡好看?”
“夫人這可問對了,在石閣後面種了許多玉千層,此時正是盛開的時節,很好看。要不去那兒瞧瞧?”
“走吧。”
船伕帶兩人穿過石閣,葉芷苓抬頭看,發現石閣的大門是木製,朝木鼓殿的方向開著,每隔一丈,牆上便開有一個三尺見方的石窗,建造石閣的石塊上全部鐫刻有花紋。
“建造石閣的石塊也是從外面運來的吧?”
“老爺您說得沒錯,這兒的石塊和木頭都是從島外運來的,石塊是從山棠城運來,請了數百工匠刻了三年才成。故而建了這些後,錢就不夠了,只能種一片花海。”
葉芷苓來了興趣,問道:“這樣說,花海所在其實原本也有建築,只是無錢建造?那原本是準備建什麼?”
“要建衛隊的訓練之所,因為無錢,所以如今廟裡的護衛只能尋島上的木屋住,瞧,這便是花海了。”
還未近前,葉芷苓便聞到了一股極為濃烈的花香,香味太濃,反而顯得有些臭了。她突然皺起眉頭,這氣味有些熟悉。她轉頭看向了蕭定瀾,便見他說道:“是那夜夜襲時的味道。”
蕭定瀾問船伕:“為何要種玉千層?”
“聽聞這是前任聖女最喜歡的花朵。如今的聖女為紀念她,便要求聖女廟中都需種植這種花,供奉時,也要以這種花為主。”
葉芷苓放眼望去,入目所及都是半人高的矮樹,樹上綠葉之間,成簇開著或白或黃或紅的五瓣花,很好看。
但不知和玉瑤有何關系。她留給自己的只言片語中,並未提及這種花半個字,連爹孃也從未說過。
葉芷苓掐了一朵花,遞給蕭定瀾,說道:“戴上吧。”
蕭定瀾喜出望外,忙將花戴在頭上,卻見葉芷苓彷彿在透過他看著誰,他的笑容漸漸變淡。
船伕又帶著他們在島上走了幾處地方,見日頭高懸,便將他們帶往碼頭:“老爺、夫人,島上看得差不多了,咱們回船上吧。”
兩人並無不可,待回到船上,船伕的女兒早就整治出一桌飯菜來,看上去並不精緻,但都顏色鮮亮,看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我女兒做菜的手藝絕對沒的說,魚是湖裡現撈起來的,加了紫蘇、野蔥、酸木瓜片,裹上新鮮蘆葦葉蒸制,是我們本地風味。加上新鮮的烹蚶、茭白、菱角,新買的臘味和椒餅,還有一壺自家釀的米酒,包您滿意。”
葉芷苓聽罷,看著一桌琳琅滿目的飯菜,也說不出一個不字,便遞了一塊銀子與船伕,說道:“行,辛苦您,把船搖到風景好些的地方吧,我們慢慢吃。”
水闊風搖,船伕將船慢慢搖入一片睡蓮叢中,聞著花香,兩人慢慢享用著這難得的閑適時光,分飲了半瓶酒,就著湖光山色,天南海北的談天,不過多半都是蕭定瀾說,葉芷苓應和兩句。
晚間他們上了岸,又在勃生津挑了一家酒樓,嘗了嘗本地的精緻菜餚。
坐在店中,葉芷苓笑道:“我嘗著味道還不如那船孃做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