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世運答應一聲,來請晴雯。
武松揮手囑託道:“去吧,切莫失了禮數。”
他話說得簡潔,眼神卻是溫暖留戀。
宋江瞥見,不由得暗嘆一聲:果然美人鄉是英雄冢!
晴雯跟著柴世運穿堂過院,進了內院,先見一處假山屏障,又過一座跨溪小橋,沿途幽竹森森、海棠朵朵。
佔地雖小了許多,但其中景象佈局,仍熟悉到讓人心驚。
晴雯跟著柴世運走進正房,三間大屋沒有做隔斷,開闊爽朗,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置著各色筆筒,數方寶硯,寫了一半的字帖攤在案上。
一個熟悉的名字已到了晴雯唇邊,呼之欲出。
忽聽身後有個熟悉的女子嗓音笑道:“客人在哪裡?知寨也不提前說一聲,讓我怠慢了客人。”
晴雯霍然回身,一個照面間,眼淚已簌簌落下:“三姑娘!”
那女子也怔住,不可置信地上前兩步,顫聲道:“晴雯?!”
晴雯快步上前,雙膝跪下,抱住那女子腰身,嗚嗚哭了起來。
那女子正是探春,乍見故人,亦是紅了眼圈,扶住她雙肩道:“我尋尋覓覓這許久,天可憐見,終於讓我遇著一個了。”
晴雯不解,仍是哭。
她二人哭成這樣,柴世運一個少年男子,頗有些尷尬地站在一邊,微微側轉視線,笑道:“師娘原來與武家嬸嬸是舊識,我這就告訴師父與武叔叔去。”
他一溜煙兒跑了。
探春扶起晴雯,拉著進了房內坐下,屏退侍女,含淚笑道:“莫哭了,咱們隔世重逢,是喜呀!”
晴雯哽咽道:“我是個諸事不曉的人,如今見到姑娘,心境也明朗了許多。”
探春遞了手絹給她,笑道:“這世間不止有我,只怕過不了幾日,還能教你見到璉二奶奶、平姑娘和二姑娘呢!”
晴雯拭淚的手怔住:“他們在哪裡?姑娘見過了嗎?”
“我沒見過人,卻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探春手指向外一伸,“方才那柴家二郎,九成九就是璉二嫂子的兒子。”
晴雯愈發奇了:“姑娘如何猜到的?”
探春含笑道:“此事說來話長,他們外邊很快就會請咱們兩個出去說話,須得將咱們的重逢身份盡早編圓了才行。”
晴雯素知探春是個精明有見識的人,立即道:“我聽姑娘的。”
探春也不推辭,直接道:“我在這裡姓崔,父親曾任青州通判,家中有個哥哥。和花知寨的婚事是我父親生前與花老將軍定下的,他七年前病逝,三年前我長兄送我來清風鎮完的婚。”
她一口氣說完,又問晴雯:“你呢?”
晴雯想了想,道:“我在這裡是張都監府上養娘,有個花名喚作玉蘭,來了第一天就遇到武松,鴛鴦樓後隨他在二龍山上落草,其他就沒什麼了。”
探春沉吟道:“你方才當著人叫我三姑娘,不如便說你幼年時曾在我府上寄養,後來尋親路上遺失。”
晴雯點頭,省起一事,剛要開口。
門口簾子響動,有兩個丫鬟走進來笑道:“娘子,知寨相公請你同武家娘子出去呢。”
“知道了!”探春輕輕掀開茶蓋,悠然道:“知書,你先去告知相公,我陪武娘子洗漱更衣就來。”
那穿綠裙子的丫鬟答應一聲,輕盈地去了。
探春向另一個穿粉裙子的丫鬟道:“侍畫,你去打洗臉水來,再把我的衣裙找套好的來,服侍武娘子洗漱更衣。”
晴雯還穿著道童衣衫,要洗漱打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