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一世不嫁人麼?
二龍山上的生活, 簡單粗獷中透著溫馨,如果不去細究山上經濟來源的話。
十餘天過去,鴛鴦帶上山的小娃娃的父母,並沒有來討還女兒的意思。
鴛鴦悄悄給她起名叫小巧兒, 像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
此前, 魯智深曾在山下救得一位常婆婆, 因她孤苦無依, 便帶到山上教小嘍囉們奉養。
常婆婆閑來無事, 看鴛鴦是個年輕姑娘, 獨身帶著個孩子, 找魯智深說和了來幫忙照看。
魯智深自然熱心, 幫常婆婆在小院裡收拾了間屋子出來, 讓她們相伴居住。
一日, 兩人帶著孩子在院中曬太陽, 常婆婆指著那一排籬笆牆道:“這籬笆上的葉子落了就光禿禿的, 不太好看,等開了春可以請楊頭領挖些花藤來種。”
鴛鴦奇道:“怎麼楊頭領平日要負責幫人種樹麼?”
常婆婆笑道, “不過是一事不煩二主, 他既然幫著紮了籬笆,再種些花苗想來也是願意的。”
原來, 這院外的籬笆是楊志紮的。
自鴛鴦在山上住下,武松、晴雯送來成袋的糧米油鹽、成匹的綢緞綾羅, 魯智深送來幫忙照顧孩子的常婆婆, 偶爾還會帶些肉過來, 只有楊志甚少露面, 原來他曾幫忙紮下這排籬笆。
常婆婆又道:“咱們屋裡那些傢俱,也是從楊頭領住處分出來的, 他說獨身漢用不上衣櫃、桌椅,留著也是白搭。”
她自顧自地感嘆:“看著悶悶的一條漢子,倒是細心。”
鴛鴦抱著小巧兒,將面頰貼在孩子柔嫩的小臉上,一點點出了神。
山上的人都待她親厚,她卻不能白白接受幫助。
自這日起,鴛鴦自告奮勇要替頭領與小嘍囉們縫補衣衫。
武松的一切有晴雯打理,魯智深每日僧袍佛衣,楊志深居簡出,小嘍囉們不敢煩勞武頭領夫人的表姐。
鴛鴦又到廚下幫忙。
武松、晴雯夫妻上山不久,張青、孫二孃夫妻也收拾家夥上了二龍山,負責掌管廚房宴席,見鴛鴦心思精巧,會許多聞所未聞的新菜式,也十分喜歡她。
小嘍囉們吃到富貴人家才有的精緻細點,也一個個對鴛鴦贊不絕口。
轉眼到了臘月,山上開始張燈結彩,殺豬宰羊,彌漫著過年氣氛。
這一天是小年,鴛鴦在廚下幫完忙,孫二孃塞給她兩塊年糕。
鴛鴦回到房中,哄著小巧兒睡下,讓常婆婆陪著睡了。
她獨個兒坐在桌前,怔怔看著那兩塊年糕,想到前世的父母親人,心下有些空落落的。
窗外天還未黑盡,昏淡天幕下,飄著細細的雪花,愈發冷清寂寞。
鴛鴦披上外袍,想去找晴雯說兩句話。
走到晴雯家院外,隱隱聽到晴雯笑聲:“天亮著呢,不羞,不羞!”
又有武松的低沉嗓音道:“這麼冷的天,大夥兒早都關門閉戶自個兒團圓了,誰來管你什麼時候睡覺?”
燭光映出窗上一對人影,丈夫身影高大,一把將嬌小的妻子舉了起來,兩人說笑打鬧,耳鬢廝磨,說不盡的濃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