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未來必有大動作!
以她丈夫有恩必報的性格,他們夫妻只怕已經被深深地攪進去了。
次日一早,他夫妻兩個收拾了起身,林沖便由柴家父子掩護回東莊,仍假託是從外請來的槍棒教師。
鳳姐帶著迎春,以方家親戚的名義去拜見了柴老夫人。
柴老夫人去年不慎摔斷了腿,躺在床上,身體每況愈下,入了秋更是飯食難盡,氣息奄奄。
聽說是方家的親戚,老夫人掀了一掀眼皮,嘟嘟囔囔口齒不清道:“方家的、圓家的,全都憑大娘子的一張嘴罷了。”
鳳姐只作沒聽懂,漫不經心地坐在一旁磕瓜子。
柴家的事兒,如今都是她王熙鳳說了算,能來這兒走一遭知會老太太一聲,也不過是為了柴進的孝心過得去而已。
管她說什麼,不過是過耳風而已。
迎春心下過意不去,陪坐在柴老夫人床前,問候完身體又陪著說了幾句閑話。
她所知有限,又性格木訥,話題來來去去還是引到最熟悉的東京風俗上去。
柴老夫人恰巧就是從東京嫁來的,半輩子沒回過孃家了,聽到故鄉的訊息,一雙昏花老眼中漸漸有了光彩,眼巴巴地望著迎春。
柴巧兒在平兒的授意下,捧來藥湯給奶奶喝。
老夫人顫巍巍抬起手掌,撫著孫女頭頂道:“還是我們巧兒有孝心,以後可要多來看看奶奶啊!”
她又向迎春道:“你也來吧!”
柴巧兒隨口答應,迎春卻放在了心上,每日都會來老夫人這邊坐坐。
她實在不善言談,有時候說些東京風俗,有時候就只是靜靜坐著。
天氣漸漸轉涼,想是有了人陪伴聊天,柴老夫人的精神反而好了一些。
柴進知道了,對這位林娘子更多了三分敬重,對林沖更多了五分真心。
他時常藉著打獵,將林沖從東莊卷帶回來與林娘子相會。
柴家莊這處偏僻小院中,迎春度過了一段快樂與相思交織的時光。
隔三差五的離別,讓這一對相伴多年的夫妻,加倍懂得了珍惜,恩愛愈甚,人前也忍不住將眼神流連在對方身上。
鳳姐當面打趣了好幾次,羞得迎春都不敢見她了。
她對柴大官人投桃報李,每日去陪伴柴老夫人說話,還經常託父親張教頭從外買些話本回來讀給老人家聽。
對迎春的行為,鳳姐樂意得很,她每日有忙不完的事兒,本就不耐煩去敷衍這個婆婆,不過是禮節上過得去而已。
柴進提起媳婦待婆婆的冷淡,對鳳姐也時有不滿。
如今因迎春的代替孝順,反而避免了他們夫妻之間漸漸生出的嫌隙。
直到一個平常的秋夜,柴老夫人安詳地閉上眼睛。
柴老夫人葬禮上,來了不少過往結交過的好漢。
迎春與張教頭不便出面,只背後做些算賬準備的雜事,迎春事後整理賓客名單時,驚奇地發現已有了不少梁山好漢在上面。
如盧俊義、燕青、朱仝、解寶、張順……
她去找鳳姐一說,鳳姐也訝異不已。
鳳姐對梁山好漢的認知僅限於那些魯智深、武松、林沖、宋江、李逵之類戲文出現過的人,除了盧俊義、燕青她是明知的,其餘的就是站在她面前也認不到,不過是憑著慧眼識人廣撒網而已。
如今聽迎春說這些人也是梁山好漢,她登時大喜,連連誇贊迎春讀書過目不忘好本事。
過了兩日,鳳姐帶著厚厚一疊白絹找到迎春,嘻嘻笑道:“二妹妹,你若無事,不如替姐姐寫幾個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