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夫婦欣然應諾,黃夫人帶了寶釵同去,提前為新娘子設計妝容,挑選頭飾。
諸葛家人丁稀少,臥龍崗草廬不算開闊,即便有意避讓,寶釵還是與諸葛亮偶遇了三次。
第一次,是她去為新娘子折一支簪鬢的紅梅。
梅樹栽在橋邊,寶釵挑了好一會兒,才相中一支。
她伸手過去攀折,偏昨夜落了雪,白日陽光一曬,化得半冰半水的,腳下打滑,險些跌了一跤。
諸葛亮在廊下看見,快步過來。
他身高腿長,隨意一抬手,就折到了頂稍那支,雙手遞於她。
正是寶釵相中的那一支。
她道:“有勞賢兄!”
恰好諸葛亮也彎了腰,拱手道:“此次家姐出閣,有勞小姐費心。”
兩人相視微笑,彬彬有禮地各自退開。
陽光映著冰雪,照在兩人面頰上,少年豐姿如玉,少女容顏嬌豔。
諸葛亮心道:怪不得她喜歡牡丹……
他正要開口,眼前少女已暈紅了面頰,微一福身,快步離去了。
第二次相見,是新娘出閣前祭拜先祖。
諸葛家祖籍琅琊,執禮人便讓新娘子面向琅琊拜了三拜。
寶釵扶著新娘,不經意間回首,看見諸葛亮紅了眼圈,眸中帶淚。
回不去的故鄉,是他永遠的遺憾吧!
她心下一嘆,史書上的諸葛丞相遠了些,這紅著眼眶的少年清晰了三分。
第三次相見時,天已黃昏。
迎親的隊伍來了,蒯家女客甚多,寶釵不得不也出面迎客。
諸葛亮在人群中看見她,禮節周全,與那些夫人小姐談笑風生,左右逢源。
一瞬間,黃小姐與黃賢弟成了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黃小姐的笑容永不停歇,眼睛內的笑意卻是時斷時續的,面柔而內冷。而黃賢弟,無論內外都是再真誠再熱烈不過的一個人。
諸葛亮眼神複雜,轉過視線不再看。
大小姐諸葛蘭出嫁後,二小姐諸葛蕙閑時無事,常來找寶釵學女紅,做學問。
從她口中,偶爾能聽到諸葛亮的訊息。
他在學業堂出類拔萃,引得司馬徽、龐德公等名士對他青眼有加,也結交了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一眾好友,還有一位常來家中拜訪的俠士徐元直,閑暇時這四、五人圍爐論天下,好不暢快。
最後一場冬雪過去,漸漸春暖花開,到了春耕季節。
諸葛蕙也日漸來得少了。
這一日,寶釵從外邊回來晚了,路過臥龍崗時,天已黑盡,明月高懸。
她的馬車駛過一處田地,遠遠聽得有吟誦之聲。
丫鬟梅鹿趴在視窗,奇道:“尋常人家犁地皆在白天,既翻鬆了土地,也能順便讓太陽曬死翻起的雜草,怎麼還有人半夜扶梨耕作呢?”
她雙手託臉,忽又笑得有幾分陶醉:“這扶梨的人還挺好看的,又高又瘦,彷彿手中不是犁耙,而是修仙的拂塵呢!”
寶釵心下觸動,凝神細聽,聽得是:
“裡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