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自己一個人苦苦地研究好多天才得到32積分,科研組獲得積分要快了不知多少倍!
果然這才是系統的正確開啟方式啊!
接下來方逐溪要做的就是儘量讓科研組眾人發揮最好的狀態,才能最快的速度孵化科技。
餘勇又使用職權為科研組配備了足夠的文員與後勤服務人生,就將實驗室和這些人全交給方逐溪管理了。
方逐溪把後勤和文員交給趙敬管理就不再分心管理了,自己召集五個研究生開科研組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
第一次會議,首先讓大家相互之間熟悉。
大家都是年輕人,而且作為科研組一把手的方逐溪更是最年輕的,相互之間沒有特別大的隔閡,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等大家相互熟悉得差不多,方逐溪開始分配科研任務。
以方逐溪的經驗,只要是研究、學習與孵化目標相同的科技知識,系統就會給予積分,相信科研組人員也是一樣。
只要安排科研組的成員學習研究人工智慧方面的知識就行了。
“我們科研組的科研目的很明確,是要研究出強級人工智慧的‘模擬數字生命’!具體是將‘h手機語音智慧助手’從目前的弱級人工智慧進行最佳化提升至相當於人類的智慧。”
“要想提升‘h手機語音智慧助手’人工智慧,用助手目前的演算法和機制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達到的。”
“我這裡有一種演算法,你們先學習熟練一番。”
“等熟練了,你們就用這種演算法編寫程式,以達到語音助手該有的功能。”
“雷娜,你負責編寫文字識別處理的功能。”
“蘇蓉,你負責編寫語音識別處理的功能。”
“陳文莉,你負責編寫影象識別處理的功能。”
“聶又清、黃華,你們倆一起負責最佳化網路資料收集與分析的功能。”
……
其實方逐溪安排的這些任務,與突破強級人工智慧是沒什麼直接關係的,實際上方逐溪自己也還不明白該怎麼入手來突破強級人工智慧。
這只是用來向系統恰積分的。
等積分足夠孵化了科技,他就可以懂得強級人工智慧的科技理論,反過來再引導科研組的學習向正確的方向努力,最後大家都不會想到原來方逐溪原本只是胡亂研究的,他們只知道最終方逐溪研究出來成果,證明他就是對的。
分配好任務,組員們就各自去開展任務,首先是學方逐溪給他們的演算法。
方逐溪看了看系統,果然顯示積分速度了。
也許是剛剛開始科研,大家計程車氣都很足,系統提示獲取的積分速度達到了55天,接近最好效果的八成。
科研組各人都在努力,方逐溪卻發現有點不對勁,怎麼自己似乎變成多餘的了?
以前沒有建立科研組孵化科技,靠自己學習孵化科技的時候,他的生活非常充實而快樂,每天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不是在學習中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
如今變得空閒了,反而有些不習慣了。
喜歡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請大家收藏:()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