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梁祝之回歸 > 46今生-拿定主意

46今生-拿定主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全家殉國,我屠盡天下又何妨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 我的電子女帝們在現實搶我 中山穿越記 逍遙紅樓 紅樓:我,賈環,抄書百倍獎勵! 大周第一狠人 大明無敵聖孫 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寒鋼影 我在大唐開診所 別墅通兩界,擺攤的我賺了億點點 開局!女帝竟讓我替她洞房 大宋梟雄 娘娘,對不住了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亂世邊軍一小卒 逐鹿亂世,從捕魚達人到九五至尊 我在大唐簽到之萬物系統 [歷史快穿]我在言情世界搞事業

46今生拿定主意

慶朝三年,驚蟄時節,未央宮的早朝銅鐘聲如雷貫耳,驚起了簷下棲息的寒雀。鐘聲餘韻尚在回蕩,朝堂之上,鎏金蟠龍柱間已擠滿了身著緋袍紫綬的朝臣,他們或竊竊私語,或莊重肅立,等待著朝會的開始。

馬文才扶著嵌滿東珠的冕旒緩緩起身,玄色龍袍在九階白玉丹陛上掃過,彷彿帶著無上的威嚴。他的目光不經意間瞥向右班之首,只見桓氏一族的官員們正聚在一起交頭接耳,神色間似乎帶著幾分詭譎。馬文才心中微微一沉,但面上卻不動聲色,朗聲道:“有事早奏。”他的聲音在朝堂中回蕩,撞在穹頂蟠龍藻井上,激起細微的回響。

戶部侍郎周亨踏出班列,手中象牙笏板叩地,發出清脆的聲響,“啟稟皇上,臣請奏商稅改制之策。”隨著奏疏呈到龍椅前,竹簡緩緩展開,馬文才捏著玉扳指的手指驟然收緊——那份奏疏上,竟帶著桓秋特有的細密批註。原本歸屬皇室的鹽鐵稅利,竟要分出三成歸地方州府。這分明是在削弱皇權,將財富下放,馬文才心中怒意漸起,但面上卻保持著平靜。看來,周亨也已經被桓家拉攏了。

“皇上,揚州漕運稅賦若按此例減免,國庫恐有虧空。”顧均上前一步,玄色官袍掃過金磚地面,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便被水利司郎中羊預打斷,“顧大人此言差矣。”羊預的聲音清亮如磬,他捧著湘水堤壩修繕圖卷出列,朗聲道:“湘地災後重建需銀三十萬兩,正待商賈往來稅賦充實。皇後娘娘早有明示,藏富於民方為長久之計。”他刻意咬重“皇後娘娘”四字,右班桓氏官員齊刷刷叩擊朝笏,聲響如驟雨擊瓦,朝堂之上一時之間,氣氛緊張起來。

馬文才望著階下分立兩派的官員,心中思緒萬千。他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報:寒門出身的中書舍人私下拜會桓曉,在朱雀樓飲宴至深夜,席間談及“明君當察民意”。燭火搖曳間,他彷彿看見那些曾因自己提拔而感激涕零的面孔,如今正對著桓氏私軍的玄甲暗送秋波。這朝堂之上,早已暗流湧動,各方勢力明爭暗鬥,才建朝不過三年,不平之象便已經起來了。

“準奏。”馬文才最終吐出二字,將奏疏重重擲在龍案上。竹簡散開的瞬間,他看見末尾硃批的“桓”字印鑒,恍惚間與桓秋伏案批註的側影重疊。他心中不禁有些動搖,但隨即又堅定了起來,皇權不容動搖,他絕不能被他人左右。

退朝後,馬文才獨自一人來到書房,摩挲著未刻完的傳國玉璽。早有能人巧匠刻過一枚傳國玉璽,但他還是想親自動手,這是不一樣的。然而,青玉胚體上,“受命於天”四字剛鑿出輪廓,他卻總覺得少了幾分威嚴。彷彿這玉璽在提醒他,他的皇權,還需要更多的鞏固。

陳參軍捧著邊關急報進來時,正撞見皇上將刻刀狠狠插進木案,“元樽在北境練兵,桓曉在江南整飭民團,當朕是瞎子不成?”他心中怒火中燒,這些舉動分明是在挑戰他的權威。他忽然想起前日宮宴,桓秋懷中的禹寧已滿六歲,孩童清澈的眼睛望著龍椅,天真道:“父皇的皇冠好重,以後兒臣幫您戴。”那一刻,他心中竟生出幾分恐懼,但隨即又被憤怒所取代。

坤寧宮內,桓秋展開輿圖時,宮女夏眠正將新收的密信放在硯邊。

“皇後娘娘,許士祥已說服波斯商人轉投咱們的市舶司。”夏眠的聲音壓得極低,“只是皇上近日頻繁召見王家人,怕是要……”

話音未落,就見桓秋蘸飽硃砂的筆鋒頓在江州:“明日讓羊預再上摺子,就說湘水堤壩需行‘童蒙祈河’大典。”她望著輿圖上禹寧行程路線,指尖輕輕叩擊著標註災民安置點的紅漆小點,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三日後的湘水之畔,三丈高的祈河臺被百姓圍得水洩不通。禹寧身著玄色祭服拾級而上,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響,在禮樂聲中淨手焚香,將新制的青銅水瓢浸入河中。桓秋立在觀禮臺後,望著兒子稚嫩的背影,向暗處的桓曉微微頷首。人群中突然爆發出吶喊:“皇長子仁厚!”

桓秋事先安排的百餘名耆老跪在河岸,望著孩童認真灑水的模樣,忽然有人老淚縱橫:“昔年大禹治水,幼子時便隨父奔波!”這話如星火燎原,守在渡口的商販、圍觀的流民紛紛交頭接耳。早有桓氏門客混入人群,高聲複述著禹寧平日在義學授課、為流民分粥的善舉。圍觀百姓越聚越多,人群中不時傳出“皇子仁厚”的贊嘆。

訊息傳回金陵時,馬文才正握著刻刀雕琢傳國玉璽。“受命於天”四字剛鑿出稜角,陳參軍捧著急報踉蹌而入:“皇上!湘地百姓皆稱皇子有大禹之德,街頭巷尾……”

“夠了!”刻刀深深紮進青玉胚體,碎屑飛濺在龍紋袍角,又廢了一塊美玉。他當然知道這是桓秋的手筆——從禹寧出生起,她就堅持讓皇子跟著流民學方言,跟著商賈之子算賬目。更令他不安的是,昨夜值守的禁軍統領竟私下求見,吞吞吐吐說起“皇子仁厚,深得軍心”。他想起前日宮宴上,禹寧仰著小臉說“要幫父皇戴皇冠”,那時桓秋正溫柔地替兒子整理衣襟,鬢邊步搖的珍珠輕輕搖晃。他心中明白,再心慈手軟,就不是他了。

深夜的坤寧宮,桓秋就著燭火批閱奏摺。宮女夏眠捧著密報進來時,正見皇後將禹寧的課業簿翻至新頁,孩童用歪扭的字跡寫著“民為邦本”,旁邊硃砂批註密密麻麻:“當令各州府設義倉,存糧需達……”

“娘娘,皇上今日又召見了玉妃和二皇子。”夏眠壓低聲音。

桓秋蘸墨的筆鋒未停:“明日讓周亨彈劾王家虛報田畝,再讓元樽以邊境吃緊為由,請調江南糧草。”她望著窗外未央宮方向,燭火在眼中明明滅滅,“皇上不是愛制衡麼?那就讓他嘗嘗左支右絀的滋味。”

當許士祥在朝堂上呈上與西域諸國的通商契約時,馬文才盯著文書末尾的桓氏朱雀印,突然想起少年時與桓秋共讀《商君書》的夜晚。那時她指著竹簡說“治國當以利民”,眼中的光芒比此刻契約上的金粉還要耀眼。

“著許卿全權負責西域商路。”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裡回響,驚飛了梁間棲息的燕雀。如今,他們之間隔著的,早已不是半卷竹簡的距離。

當夜的未央宮,馬文才對著滿桌彈劾奏章,終於抓起那枚未完工的玉璽狠狠砸向地面。青玉碎裂的聲響驚得守夜太監伏地叩首,而他望著滿地狼藉,突然想起桓秋說過的另一句話:“權力不該是桎梏,而應是護佑百姓的鎧甲。”燭火在他眼底明明滅滅,映得新換的明黃龍紋帳幔如同流動的鮮血。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馬文才的眼神從猶豫逐漸轉向狠戾。皇位,是他用三世的經驗和血汗爭奪來的,疆土的增長可不是靠的以德服人。既然可以大權獨握,又何必優柔寡斷,權利的滋味可比小兒女的情情愛愛,美多了。心中打定了主意,馬文才整個人看起來都像是清醒了,沒有了那股子目空一切和躑躅。他的目光變得銳利而堅定,彷彿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指前方的敵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正古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從長坂坡開始 黃巢大起義:盛世唐朝的終結殺手 奈何皇兄獨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