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梁祝之回歸 > 32今生-馬文才在外徵戰

32今生-馬文才在外徵戰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盤點歷史遺憾,不,我要改變歷史 孩兒劉諶,寧死不降! 全家殉國,我屠盡天下又何妨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 我的電子女帝們在現實搶我 中山穿越記 逍遙紅樓 紅樓:我,賈環,抄書百倍獎勵! 大周第一狠人 大明無敵聖孫 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寒鋼影 我在大唐開診所 別墅通兩界,擺攤的我賺了億點點 開局!女帝竟讓我替她洞房 大宋梟雄 娘娘,對不住了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亂世邊軍一小卒 逐鹿亂世,從捕魚達人到九五至尊

32今生馬文才在外徵戰

北方叛亂的訊息傳來時,朝堂之上很是亂了一番,可以說是人心惶惶。叛亂叢生,乃是亡國之相啊!然而訊息接二連三發過來,確認只是小小的縣城叛亂,大家才算是安定下來,開始爭奪功勞。是的,雖然還沒打,大家已經認定這場戰爭必勝,只是誰來拿功勞的區別。

按照慣例,這類戰事本該由奮武將軍這樣的高階武官統領,像馬文才這樣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小武官,根本無緣參與。然而,馬太守早有籌謀,在訊息傳出的半月前,便透過馬家的渠道得知了訊息,開始頻繁在京城活動。他先是備下江南上等的絲綢、精緻的漆器,以及從海外輾轉得來的奇珍異寶,分批送往幾位朝中重臣府上。每次拜訪,他都沒有空手前往過,言辭懇切,稱家中子侄渴望在戰場上歷練,懇請諸位大人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與此同時,馬太守在同僚間廣撒銀錢,以資助修繕官署、救濟同僚親屬等名義,與二十餘位官員達成利益交換。他承諾,若此次能爭取到平叛差事,日後定會在地方政務上給予諸多便利,甚至願意讓出部分轄地的賦稅分成。金陵乃是都城,都城的太守能讓出來的利益,還是讓不少人心動的。

這些舉動逐漸形成輿論,不少官員在私下議論時,都開始提及揚州府都尉人品和能力皆是可靠,此次可令其攜女婿上場。早年馬文才也是狠刷了一番文物雙全的名頭的,此時也被拿出來誇年輕有為,應當給予機會。

早朝當日,皇帝蕭史問及平叛人選,幾位受馬太守拉攏的大臣紛紛上奏,稱馬文才雖年輕,但飽讀兵書,且其岳父桓澤作戰經驗豐富,翁婿二人定能協同作戰。面對眾臣的舉薦,皇帝權衡再三,最終將平叛的差事交給了桓澤,並同意馬文才隨軍出征。

早朝當日,金鑾殿內氣氛凝重,皇帝蕭史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下方群臣,沉聲道:“北方小小城門侯也敢叛亂,危及百姓安寧,諸位卿家可有合適的平叛人選?”

話音剛落,吏部王大人率先出列,行禮後道:“陛下,臣舉薦揚州都尉桓澤,曾進抵霸上。可攜其婿馬文才同行。此子雖年輕,卻自幼飽讀兵書,胸有韜略。桓澤將軍作戰經驗豐富,若翁婿二人協同出徵,必能相輔相成,平定叛亂。”

戶部陳大人緊接著上前,拱手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桓澤將軍威名赫赫,有他坐鎮,定能約束軍中紀律,指揮得當。馬文才雖無實戰經歷,但世家子弟中,有此才學者甚少。此次平叛,正是讓年輕將領歷練的好時機。”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響起竊竊私語聲。一位白發老臣皺著眉頭,上前一步諫言:“陛下,用兵乃國之大事,豈可讓毫無經驗之人擔當重任?末將以為,仍需派久經沙場的老將掛帥,方能保我軍無虞。”

皇帝微微頷首,目光轉向其他大臣,問道:“諸位卿家還有何見解?”

此時,受馬太守拉攏的禮部李大人站了出來:“陛下,此乃縣匪之亂,不足為慮。馬文才既有才學,又有桓澤將軍從旁指導,何愁不能建功?若一直固守舊制,年輕將領何時才能嶄露頭角?”

一番爭論後,皇帝蕭史揉了揉眉心,沉思良久,終於開口:“朕意已決。著桓澤為平叛主帥,馬文才隨軍出征,協同作戰。望卿等盡心竭力,早日平息叛亂,還我百姓安寧。”蕭史也是覺得這個皇帝做的窩囊又無奈,桓澤和馬文才這個兩人選出乎他的意料,但是考慮其氏族身份,也是情理之中。氏族也是需要戰功收益的。當幾個氏族出來的官員提議時,就沒給他留拒絕的餘地了。

群臣齊聲道:“臣遵旨!”

另一邊,桓澤收到出征訊息時,正獨自在書房研讀兵書。他握著竹簡的手微微收緊,雖然早些時日,他就收到馬太守的書信,議定了此次的出征,但是收到訊息還是感受到了壓力。桓澤年輕時也曾跟隨祖父沿漢水北上,這許多年未經歷大戰,倒是有些生疏了。

也因此,桓澤此次極為謹慎,召集父親桓鍍提前送到揚州府的手下,準備次日啟程。想到即將奔赴戰場,家中的妻兒老小讓他放心不下,尤其是女兒桓秋,剛成親不久,若是自己在戰場上有個閃失,她在馬家的處境難免艱難。但身為桓家的繼承人,桓家也需要戰功來維持人脈,容不得他退縮。

元靜姝得知訊息後,默默回到內室,親手為桓澤收拾行囊。她將幾件厚實的棉衣疊得整整齊齊,又把家中珍藏的金瘡藥仔細包好。“老爺,此去兇險,一定要多加小心。” 元靜姝聲音有些哽咽,有著武將父親,嫁給武將作為妻子,家中男丁出征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她始終還是不能習慣。桓澤握住妻子的手,重重地點了點頭:“你在家也要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們。”

無論金陵城還是揚州府,桓家和馬家都深耕多年,帶上早就收拾好的包裹,清點好桓家軍的數千人馬,便在府城外率領朝廷大軍出發了。從揚州府帶上的朝廷兵丁並不多,更多的是從蘭陵召集的本地駐軍兵丁,就近平叛。

戰場上,桓澤與馬文才並肩而立,望著遠處敵軍的營帳。桓澤眉頭緊皺,率先開口:“叛軍據守城池,易守難攻,我們不能強攻。我打算採用多路並進之策,分兵從東西南三面同時進攻,打亂敵軍部署,再以主力部隊從北面突破,速戰速決。文才,你領一路兵馬,從東面進攻,務必牽制住敵軍。”

馬文才沉思片刻,說道:“岳父所言極是。不過敵軍城中糧草充足,若久攻不下,恐生變故。我們可在進攻前,派人散佈謠言,離間敵軍將領與首領於歡喜的關系,讓他們臨陣換將,削弱守備。”

一旁的小將王勇抱拳說道:“將軍,末將願領三百騎兵,趁敵軍換將混亂之際,夜襲北鄉,直搗敵軍糧草囤積處,斷其補給。”

桓澤點頭贊許:“好!就依你們所言。另外,我桓家軍新制的連弩車威力強大,可用來壓制城牆上的敵軍。待攻城時,用火炬鐵錐燒毀城門,為大軍開路。”

聽到桓家軍私下研製出連弩車,馬文才心中一跳,桓家的兵丁實力,也許比外面傳聞的還要強。

戰事推進中,馬文才依計而行,成功離間敵軍,致使於歡喜撤換了守城將。王勇率領騎兵趁夜突襲北鄉,不僅燒毀了敵軍糧草,還意外俘獲了於歡喜的兒子於佑才。此訊息傳回敵軍陣營,軍心大亂。小小縣城守軍也不是那種拿命拼的,自然不戰而降。

翁婿二人聯手在戰場上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指揮若定,立下奇功。小戰最易讓人輕視,但是能夠在無傷亡的情況下,解決戰爭,便讓眾人咋舌了。當這一訊息傳回朝堂的時候,當初提議讓桓澤和馬文才上戰場的眾人,都不由得挺起了胸膛。這也是他們有識人之明,不是嗎?馬太守的關系網也更是堅固了一層。

叛亂平息後,馬文才向桓澤提議:“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北方邊疆剛經歷戰亂,民心不穩,我們應在此屯兵訓練,同時安撫北方少數民族,給予他們通商便利,這樣才能確保邊疆長久穩定。” 桓澤深以為然,將此建議寫成奏摺上奏朝廷。

皇帝蕭史審閱奏摺後,認為馬文才的提議切實可行,下旨命他駐守北方。皇帝不同意也沒有辦法,馬文才根本就沒有返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至此,馬文才憑藉此次平叛,在軍事與政治上站穩了腳跟,正式開啟了他的事業新篇。

而馬文才遠在北邊,開始了時不時抵抗邊境民族沖擊的日子。馬文才深知擴充實力的重要性,每次戰後,他都以戰事吃緊為由,向各地官府索要兵源。他開出的條件極為優厚:凡入伍者,家中可減免兩年賦稅;若在戰場上立功,不僅有豐厚的賞賜,還能獲得晉升機會。短短數月,他的軍隊擴充了近萬人。同時,他與周邊的幾股地方勢力頻繁往來,透過聯姻、贈送財物等手段,將其中三股勢力收歸麾下。

這些舉動引起了各方關注。有人稱贊馬文才英勇善戰,是難得的將才;也有人暗中向朝廷上書,稱其擅自擴充軍隊,恐有不臣之心。桓澤在得知這些議論後,卻對馬文才愈發欣賞:“文才思慮周全,懂得未雨綢繆。如今局勢動蕩,擴充軍備也是為了更好地守護疆土。”

遠在揚州府的桓秋,則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遠赴邊疆,與夫君重聚。畢竟夫妻長久分離,感情必定會受到影響。但是,夫君遠行,按照常理,她是應該留守家鄉,照顧長輩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弒神宮 戲鬧初唐 盛都女神探 假太監:從女帝開始執掌天下 機械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