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年最大的兩個各大電商平臺的狂歡節一個是618,一個就是雙11了。
前面幾年這兩個電商平臺狂歡節,使用者多少還能拿到一些優惠。
可今年的618卻和往年的不太一樣,特別是淘寶那邊,淘寶的優惠變成了亂七八糟的優惠券,想要最大限度的省錢還要用計算機巴巴的按。
更離譜的是,不少使用者發現,618的東西好像並沒有便宜多少。
甚至有的店鋪還漲價了,用完優惠券下來,跟618前不用優惠券差不多,甚至還要貴一些,這讓不少網友都大呼上當。
但現在網際網路特別是電商行業還是處於上升期,儘管網友們抱怨的不少,但實際上營業額還是在節節攀升。
阿里那邊看到如此之高的營業額,對網友的那些抱怨也就直接忽略了。
618結束後的一週,李總就接到了惠海豐的電話,惠海豐在電話那頭興沖沖的和李總彙報了一個好訊息。
“李總,現在網上越來越多的網友在抱怨淘寶的東西貴了,淘寶那邊的商戶也在說自己根本賺不到錢,我們拼多多的機會來了。”
李總聞言眼前一亮,拼多多蟄伏了這麼久終於等來機會了嗎?
但李總也是商場老油條了,沒有因為惠海豐一句話就亂了一直以來的部署。
他先是安撫了惠海豐一番,然後仔細觀察了兩個多月,終於確定了惠海豐所言非虛。
這次618阿里那邊的營業額是增加了,但人氣和口碑不管是商家還是使用者都在下跌。
反觀拼多多,之前做蔬果的垂直電商已經積累了一部分使用者,這次618之後,拼多多也趁機引入了一些優質的小商品,主打的就是一個物美價廉。
這麼一來,拼多多就和淘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月初,拼多多的註冊使用者已經突破了百萬。
百萬這個數字其實是挺敏感的,李總覺得,拼多多現階段需要立刻轉型了,在以果蔬的垂直電商為主做下去的話,恐怕會讓拼多多的形象在使用者心中定型。
使得使用者們認為拼多多隻是賣水果,蔬菜的平臺。
再加上馬上就是雙11了,趁著這個時間點,還能多招攬一些顧客。
這才有了這次會議。
洛明聽完李總的話想了想後說道:“現在這個機會確實不錯,不過李總咱們的拼多多現階段打通了多少商品的供應體系?別到時候開始轉型了,卻發現沒有多少商品,那就尷尬了。”
洛明說的問題算是拼多多發現除了流量扶持以外最終的核心競爭力了。
拼多多的本質,就是連結沒有渠道但生產能力很強的代工廠以及對購物價效比要求極高的數億普通百姓。
說直白點就是儘量削減中間商,讓使用者和廠家對接,而拼多多就是作為這惟一的中間商賺取這部分的差價。
所以在拼多多發展初期,能不能找到物美價廉還能保證質量的供貨商就非常重要了。
這也是前段時間拼多多團隊目前最主要的擴張方向,包括但不限於說服商家團隊進駐拼多多,從淘寶搶商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