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不放心購買內地產品,就採取這種模式,相對可靠些。
說白了,什麼都由我提供,有些甚至連生產裝置都提供,你們就給我幹苦力,收點微薄的加工費。
就這樣子,還想咋樣。
見眾人遲疑不語,胡德彪又輕鬆的說:“可別小看這活,只要你們幹得好,一年至少兩千萬貨款的訂單下來!”
話雖說的輕鬆,但眾人還是吃了一驚,心說果然是大老闆,輕飄飄出手就是兩千萬的訂單啊。
那要建多大的廠,可以安排多少人就業。
縣裡的明星企業興達燈泡廠一年的產值才不過三百萬哩。
領導們才心神大定,面色興奮,熱烈鼓掌。
“只要有人能接招,我立馬就可以下單子過來。”胡德彪用紙巾擦了擦嘴巴,將了眾人一軍。
眾領導沉默思考。
這時,只聽一個自信響亮的聲音響起。
“各位領導,就讓我來接胡董的招吧!”說這話的除了風華正茂,前途無量的田子欣,那還能是誰。
眾人齊齊看著他,胡德彪也盯著他,心說小夥子雖然一表人才,這活未必好乾啊。
來料加工說起來簡單,其實對於現在的內地企業來說還是挺難的,因為臺商的產品多半是銷售歐美和日苯,其中涉及到各種安規認證,什麼gs,u,pes,csa……
老外對品質要求近乎苛刻,搞不好勞命傷財,錢賺不到,還得賠本。
內地一幫土包子能幹好這活麼。
實在令人懷疑。
說得高大尚,其實都是些附加值不高的玩意,都是人家歐美人玩剩下的。
電線插頭主要是用在電器上,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等等,後來電腦插頭佔據了很大部分。
郭臺銘就是靠做電視機上的旋鈕起家。
歐美人玩剩下了丟給日韓人,日韓人玩膩了,再丟給臺灣人,臺灣人丟給大陸……最後大陸也不玩了,產業就轉移到越南,印度等地。
這條產業鏈就是這麼轉移的
一旁的胡倩蓮雙手支頤,饒有興致的看著田子欣,她早就注意到他了。
她沒有想到小山村裡竟有一個長得還錯,氣質與眾不同的小夥子,跟那一幫村民完全不同,加上現在自信滿滿的接招,心裡更感興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位領導對望一眼,心裡也在猶豫。
這時,田家震笑呵呵的介紹道:“各位,這位是我家的一位孫子,去年辦了紅星磚瓦廠,挺紅火的,咱村裡的大瓦房能蓋起來,多半是他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