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也有選擇、接受和拒絕的權利,甚至這種權利比男人所擁有的更有力量。
但這些事情對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瑤姬已經不在了。
比任何一個時刻都瞭解這一事實的劉凌變得越發忙碌,他勤奮到連大臣們都感受到不安的地步,甚至連戴良都建議御史臺的御史們提出諫言讓皇帝稍微放鬆一陣子,去行宮裡行獵遊樂,又或是休朝一陣子,享受下宴飲和舞樂的歡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自代朝成立開始,還沒有哪個御史是因為“皇帝你實在太勤奮了以至於我們都要累死了”而提出諫言的,劉凌做到了。
似乎無休無止的忙碌讓劉凌幾乎忘了時間的流逝,直到負責修葺祭天壇的官員某一日忽來稟報,原本由西域商人處購入的夜明珠因為胡夏國喪的緣故,被摩爾罕強行收購去修飾王太妃狄芙蘿的王陵,所以祭天壇上原本用於“天人感應”而要鋪設的光路無法完成時,劉凌才猛然發覺自己這樣下去的勢頭不對。
“這也許是天意。”
劉凌看著神色不安的官員,神情複雜地開口:“因朕一時的愛惡,要煞費苦心蒐集這樣的寶物,大概是上天也感受到了不妥,所以用這種方式來提醒朕,是該停止這樣的奢靡了。”
如果瑤姬在的話,固然會有一時的感動,可感動過後,恐怕會陷入不安之中吧?
雖說用的是他私庫中的財帛,但她常常建議他不要過的奢靡浪費,因為上行下效,一旦他習慣了享受和揮霍,他的大臣們就會越發肆無忌憚。相反,如果他一向力行節儉,其他人就要顧及自己的名聲,不敢僭越。
是瑤姬冥冥之中在提醒自己什麼嗎?
“陛下,陛下?”
看著神情突然悲傷而、失落起來的皇帝,殿下的官員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陣挫敗感。
就如同皇帝會盡可能的照顧臣子的感受、優待自己的臣屬一般,大臣們對待自己的“皇帝”,也會產生盡力取悅的感情。
這並不是諂媚或刻意迎奉,當皇帝已經超出所有人期待的做好了他該做的,並且對他滿意的臣子付出獎賞時,臣子們也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獎賞”皇帝,讓他感受到愉快而滿足,和他們情感的關係能夠維繫的更深。
這在很多時候,表現在他們願意滿足皇帝無傷大雅的某些願望,又或者是想要了解他需要什麼,從而完成他的願望。
這是一種相互的情感,很多時候,更類似於“丈夫”和“妻子”,又或者是“親人”與“親人”,它難以言喻,卻又真實存在。
正是因為這種情感,這位將作監並不算位高權重的臣子看著惆悵的皇帝,鼓起勇氣建議:“陛下,夜明珠難尋,但世間多的是能工巧匠,也許能找到可以讓祭天壇在夜晚無需燈火也能發光的辦法,如果陛下真的希望如此,那……”
劉凌意外地將目光移向雙鬢已經斑白的臣子,只是一個眼神接觸,就明白了這位不安的大臣大概是想岔了什麼,輕笑著搖頭。
“那麼做的話,就越發勞民傷財了,更何況宮中大量徵召民間的能工巧匠也並不安全,祭天壇的事,算了吧……”
“陛下,原本為了埋設夜明珠而挖鑿的坑洞,如果就這麼□□著,實在是不甚雅觀,是否填埋入其他東西?如果用其他玉石的邊料的話,倒不會耗費什麼。”
大臣心中既感動於皇帝的克己,又覺得自己無能,百感交集地開口。
他自覺自己的提議可謂是兩全其美,宮中玉石的邊料有不少,棄之可惜,如果打磨後填入坑洞之中,也可以裝飾祭天壇的天台,而且並不算奢靡,所費的不過是些人工罷了。
然而他卻沒想到,皇帝卻選了一種更加簡單的辦法。
“去御苑中搬些花遮擋那些洞吧。”
瑤姬已逝,他永失所愛,既然如此,他似乎已經沒有了繼續守身的理由。
為了國迮的綿延,在未來的日子裡,他會遵從天下人的意願,和他的父輩、祖輩們一樣,選妃留嗣,將代朝的江山繼續傳承下去。
他沒有為任何女人變心,卻要為代國而變心。
如果他沒有成功的“力挽狂瀾”,從“神仙”的手中救下這個世界,他會選擇身隕在祭天壇的花叢之中,親自去向瑤姬解釋。
從指引道路的夜明珠到掐斷所有愛戀的花團景簇,年輕的皇帝眼睛裡似乎有什麼正在漸漸破碎。
“朕希望祭天壇上,永遠都有花開著。”
喜歡寡人無疾請大家收藏:()寡人無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