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一些潛規則和小九九,皇子乃是皇帝一派,除非真有什麼利害關係,誰會將這些給你答得通徹?
比起來,劉祁找到兩個熟悉禮部情況和卷宗詳情的文書小吏,比起劉凌其實還算找對了門路。
在這一點上,劉祁和劉凌幾乎是難兄難弟,所以劉祁心有慼慼焉地附和起劉凌的話,眼觀鼻鼻觀心的等候著上朝。
沒一會兒,禮官贊者來宣百官入殿,所有的大臣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進入了宣政殿,等候著皇帝商議昨夜鐘聲響起之事。
果不其然,今日第一件首要討論的事情便是南方的戰事,只見得門下侍郎莊駿和兵部尚書齊齊出列,兵部尚書言明軍事,門下侍郎莊駿言明政事,兩者互相補充,朝中眾臣才明白髮生了什麼。
這幾年江河流域頻頻受災,夏季的洪澇延誤了秋收,使得糧食稀缺,京中這幾年又不賑災了,連泰山地動都是責令地方上自己想辦法,於是各州互相拆借存糧和租庸,等到秋收之時再還債,幾年下來,糧倉已經漸漸沒有往年豐盈。
加之有些官員總是從中獲利,雖然是官府之中拆借,可是還是要加利息和差價,導致秋收之後糧價不減反增,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好在被稱為“關中糧倉”的幾個州府一直被皇帝重視,糧倉充足,也經常協助賑災,這才沒有出現什麼大亂。糧價暴漲使得許多商人看出了其中的有利之處,開始紛紛想法子從其他地方蒐集糧食,關中、江河所在的諸州糧價都太高,於是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南方。
南方地廣人稀,但土地肥沃,陽光充足,其實若算起糧食平均的產量,比其他諸州還多些。只是南方人少,土地開墾又最費人工,南方住著的大多是土著,蠻族又不善經營,所以南方的糧價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價格和數量,並無大增。
直到商人們看到了其中發財致富的門路,紛紛走動了荊州蠻、南郡蠻的路子,開始在南方購置大量肥沃的良田,僱傭百姓開墾,然後收取糧食向北方販賣,或是囤積居奇,以待他日拋售。
南郡蠻還好,他們漢化已久,已經習慣了耕種,但是南郡蠻大多有朝廷授予的土地,只有極少部分的南郡蠻願意為別人耕種,漸漸的,這人力就跟不上了。
荊州蠻的土司家族向氏和漢人們合作之後,漸漸發現了這其中的暴利,先是讓自己的族人去幫助這些商人耕種,後來人手實在不夠,就把主意打到了其他蠻人的身上。
蠻族的生活方式落後,依舊還保有奴隸制,被打敗後成為別人的奴隸是常有之事。譬如巴蠻、苗蠻都十分好鬥,且性情驍勇無比,部落間常常發生爭鬥,有時候甚至是滿族為奴,或是被屠盡全族。
向氏家族把主意打到這些蠻部身上後,就經常挑起各族的爭鬥,扶植一批,幫忙鬥倒另一批,他幫助其中一些蠻部獲勝後,作為獲勝方的部族就將戰敗將部族的人口掠為奴隸送給荊州蠻作為感謝,如此一來,荊州蠻就獲得了大量的人口,再由漢人的商人將這些人遣往崖州、越州各地耕種。
只是奴隸和佃戶不一樣,前往崖州、越州的道路蛇蟲鼠蟻叢生,又有毒瘴和各種未知的危險,往往奴隸還未到這兩州,就已經死了近半,再加上蠻族不善耕種,日以繼夜的忙於田間,又會累死累病一批,可謂是慘烈之極。
也有些官員發現到這種苗頭不太好,但高祖立下的規矩便是蠻人治蠻,漢人官員只能提供引導,為蠻人的頭領授官、收取蠻人的山林稅和其他賦稅,像是蠻族自己的爭鬥,漢人不宜插手,只有起了大亂的時候會派兵鎮壓。
像是荊州蠻挑動其他蠻族爭鬥之事,就屬於蠻族的內務,朝廷可管可不管,有些官員認為這種事不算什麼大事,又有的官員受了商人鉅額的賄賂,從下到上一起隱瞞,這麼多年來,竟沒有人發現。
直到今年關中大旱,荊州蠻和商人們的行動更加變本加厲,再加之他們劫掠人口時在苗部所住的十方大山中發現了大量的銀礦,為了更大的利益,荊州蠻聯合數十個部落屠盡了一支苗部,想要貪下這處銀礦。
苗部平時雖然互相鬥爭,但面對外族時卻特別齊心。這支白苗被屠,雖說雞犬不留,但苗族自蚩尤起便生活在這處土地上,有著許多神奇的本事,在這支白苗被屠盡之前,訊息就已經傳了出去。
荊州蠻親近漢人,早就引起了不少蠻部的不滿,再加上荊州蠻四處挑起動盪,又有這麼多年來的惡跡斑斑,三苗立刻暴動,出山向漢人的官員告狀,想要讓漢人的皇帝老爺伸冤。
管理苗部地方的官員姓冉,是漢人和南郡蠻的後代,在當地頗有人望,而且處事公允,被當地蠻部親切的稱為“漢人土司”,漢人和蠻人之間要有摩擦或有了冤屈,都向他伸冤。
這位冉姓的官員得知情況後,聽說和銀礦有關,又涉及到這麼多年來的一系列複雜干係,自然不敢大意,連日走訪當地各蠻部,結果還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證據,就在去巴蠻諸部的路上被刺殺了。
隨從冉姓護衛的也是蠻族,拼著一口氣回到族中,說出動手的是荊州蠻的向氏就死了。官員被刺自然是大事,當地刺史立刻派人去查,卻發現荊州蠻的土司向武龍那段時間沒有離開駐地,而且有多位證人,此事證據不足,便成了無頭公案,向武龍也因此逍遙法外,只被當地官府沒收了銀礦的開採權。
然而這位官員太得人望,三苗也太過團結,有此血海深仇,又有天大的冤屈,冉姓官員治理之地的蠻部和其他受過壓迫的蠻部齊齊反了,綁了“冉”字的血旗,操起刀槍棍棒,一齊殺向了該州的富商和荊州蠻得勢之人的家裡。
巴蠻、苗蠻一反,劫掠人口、侵佔良田、官商勾結的事情就瞞不住了,東南諸州猶如薪火燎原一般,又有長期以來對於漢人不滿的蠻部從中生事,原本是為冉姓官員報仇的舉動,竟成了向整個漢人復仇。
漢人的商人也首當其衝,在諸州中紛紛遭殃,屠家滅族、掠盡家財屢屢發生。
事情發生後,當地鎮守的武將不敢怠慢,一邊組織起鎮壓,一邊派出得人望的官員去安撫,八百里加緊文書急傳,希望能平息這場災禍。
於是便有了昨日急報鐘響起的事情。
喜歡寡人無疾請大家收藏:()寡人無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