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營地內這才下午四點左右,便開始炊煙裊裊,劉辰下令開始做飯,五點左右,士兵們都已經吃飽喝足了,早早的就休息了。
盟軍帥帳內,劉辰做在主帥位置上高聲道:“今晚三更我們拜訪一下汜水關董卓!”
諸侯皆是不解,難道劉辰真打算三更時請雷公電母現世,雷劈汜水關?或者劉辰是要夜襲汜水關?可若要夜襲汜水關也不用先提醒董卓時間為三更啊。不會真的要請雷公電母吧。
下面的諸侯一陣喧譁,揣測著劉辰的意思,不知道劉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袁紹上前拱手道:“楚王莫非是要夜襲汜水關?”
劉辰微微一笑:“非也,非也!我等只去觀戰!自有雷公電母相助!”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這個劉辰真能請雷公電母相助?這也太神了吧,以楚王的地位不應該說大話騙人吧,傳言下蔡戰役劉辰引來天雷,今天要再次重演了嗎?
“諸公勿驚!早些休息!今晚三更我等前去觀戰,散了吧!”劉辰看著滿堂的諸侯們喧鬧著,搖搖頭散了大帳宴會。
對於孔明燈來說,有兩個版本:
權威的一個版本則是: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個莘七娘,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訊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而在民間流傳較廣的一個版本則是: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但是劉辰是土生土長的漢朝人,劉辰也從未見過什麼孔明燈。
今天的夜非常明,天邊的明月很圓很亮,萬里無雲,星空萬里。劉辰的火夫隊晚上9點過就開始就做飯了。11點左右就用餐完畢了,劉辰的軍營就開始做飯吃了,準備三更時間去汜水關看戲了。
萬里的星空!皓月當頭!汜水關城頭上升起了幾點星火。
“你看!天上那是什麼?”一個士兵指著天邊的小紅點道。
“是不是星辰呀?”士兵一夜沒睡,揉著眼睛說道
“哪有星星是紅的,你看越來越近了,好像奔著我們來了,不會是鬼火吧?”士兵指著越來越近的天邊星火。
“盟軍在關外來了!”一個小卒說道
十多點星火越來越近,停留在了汜水關200米高空,這時候可以星火周邊突然亮了起來,像是一片雲彩。雲彩上面還有人,身穿金色甲衣在黑夜的空中金光閃閃。
突然一聲爆響!雷霆之威響徹整個天空!接著就是一片鼓聲響起!
董卓大帳內大亂,睡覺計程車兵將軍們都被這巨響和鼓聲吵醒。
“是何聲響?”董卓也無例外被天空的巨響吵醒。
“看天上有云彩,雲彩上有人金家神兵!這是楚王請來的雷公電母嗎?”士兵們皆是一片喧譁,汜水關軍營一片吵鬧聲。
“主公,天上有神兵降臨!楚王的天兵來了!楚王的大軍也壓近汜水關了!”李儒驚慌失措的稟報道,因為天空的雲彩神兵可不是什麼障眼法,而是真真實實出現在他眼前。
轟隆隆!咔!又是一聲巨響,天空中出現一道閃電,這個閃電很近,不像是雷雨季節那般遙遠,因為這個閃電就在董卓軍的頭頂。
“你看天上丟下來了什麼東西?”一個小卒說道
tnt炸藥落在地面!砰…砰…砰,董卓軍營內處處開花,天空依舊電閃雷鳴!一個瞭望臺正中下懷,只剩下幾根木樁而已帳篷直接被夷為平地。
士兵們慌亂中到處逃跑,有的躲進帳篷,有的跪地而拜,求饒著…
“罪臣董卓!我乃雷公電母是也!”天空中突然出現一道幻影,幻影說道
董卓被眾將士保護在帥帳內,不敢出來,聽見天空中的聲響,董卓出了帥帳跪地在前道:“董卓拜見神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