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早已經是手癢癢了,特別是張飛聽說呂布挑戰,早就想出去單挑了。三兄弟齊聲道:“有何不敢!不斬呂布我三兄弟提頭來見!”
劉辰大喜,就喜歡這樣的狂妄自大,不過這三兄弟卻有實力,劉辰道:“軍中無戲言!三為將軍不可以一敵一!呂布向來自傲!又不知三位深淺,爾等定要利用其自大之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斬殺呂布!”
劉辰交代了下去!特別指出呂布的自傲性格,讓其三兄弟出其不意斬殺呂布!只要呂布一死,汜水關守軍定軍心大亂。
“爾等三人報上名來!我呂布不殺無名之輩!”呂布見三個無名小將齊上,自豪的問道。
張飛見其囂張氣焰,那裡容得下呂布張狂,胯下日月馬飛奔而去,爆喝道:“三姓家奴!我乃你燕人張翼德!吃你張爺爺一招!”
劉備見張飛已經衝了上去,自己跑兄弟可是立了軍令狀的,劉備也知道這個呂布乃當世虎將,不可輕敵,正如劉辰說的,乘呂布不知我三兄弟深淺,出其不意斬殺呂布!
“三弟!我和你二哥來助你!”劉備喝道,隨後兩人策馬而來。
呂布見三人齊上,也沒有絲毫懼怕,不過是些無名之輩而已,我有方天畫戟,胯下有日月神馬,正好斬殺了這三人,以震懾盟軍!
幾個呼吸間!早已經衝在前面的張飛已經和呂布過了三五招,這時候三兄弟齊上!呂布在50招內可以勉強抵擋,但50招後邊開始節節敗退,呂布自知不敵!想要逃跑!三兄弟成一個三角形包圍圈,呂布見無路可退,便決心死戰!
三兄弟因為立了軍令狀,哪裡容得下一絲半點失誤,招招致命,十招左右呂布便被張飛挑翻與馬下!劉備斬其頭顱!
“哈哈哈!這呂布好生厲害!若非我三兄弟合圍!斷斷殺不了這呂布!只是這等英雄豪傑死了可惜了!”劉備斬下呂布頭顱一會笑,一會兒嘆道,笑的是自己三兄弟斬了董卓麾下第一大將,三人立的軍令狀也可無憂!哀嘆的是這樣的猛將跟了董卓太屈才了,死了更是可惜!
“大哥莫要悲天憫人!這個三姓家奴為了融化富貴!親手殺了自己義父丁原,此賊死不足惜!”關羽撫摸著長鬚眯著眼睛看著呂布頭顱說道。
“報…報…報楚王呂布被劉關張三兄弟斬於馬下!”斥候跑進帥帳單膝跪地道。
劉辰大喜呂布一除,汜水關守軍必定軍心大亂!
不容劉辰多想,帥帳下的曹操便出列說道:“呂布一死,守軍定然大亂!應當乘勝攻城,拿下汜水關!”
“對啊!對啊!破汜水關就在當下!請盟主速速發兵吧!”孫堅也出列說道,孫堅這個先鋒將軍本來就是一個好戰分子,而曹操的打算自然是想要洛陽城的天子。
這個曹操一向是有雄心壯志的,更有才能,是個百年不遇的奸雄!劉辰帳著什麼時候一定要找機會除掉他。
劉辰對於兩人的請求並沒有回應,而是自顧的看著大帳內的地圖,曹操孫堅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欲說話。
“兩位將軍莫急,依我之見!呂布雖死,若要強攻汜水關死傷定然慘重!容我之見,不可強攻!”劉辰抬抬手示意兩人入座。
曹操孫堅不解,呂布一死何不乘此機會強攻汜水關,劉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
“楚王!此良機不可失吶!只要董賊再派大將鎮守汜水關,到那時候若要強攻就難吶,請楚王三思啊!”曹操連忙勸解道,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劉辰還是沒有同意兩人的意見,夜裡把孫堅周瑜孫策等人召集到了帥賬。
“呂布雖死,若要強攻汜水關十來萬守軍,定死傷慘重!這不是本王想看見的,我只是想要董卓退回西涼則可。”劉辰看著眾人說道。
孫策和周瑜自然是知道自己這個大哥的想法,把人命看得很重要,劉辰的戰略方針向來則是以勸降為主。
孫堅卻是不解,打仗那裡不死人的,不攻城難道他們會開城投降嗎?孫堅攻手道:“自古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楚王何必悲天憫人!只要天下平定了百姓才可安居樂業啊!”
劉辰見孫堅的話,又要勸自己強攻,劉辰說道:“孫將軍,自古以來千金散盡還復來,房屋倒可再立,可這幾十萬人性命若是戰死,得多少年方可彌補這些人力。”
“可…”孫堅雖然明白劉辰的意思,不過董卓罪惡滔天,孫堅欲殺之而後快。
“孫將軍莫急,本王若能兵不血刃讓董賊自退西涼,孫將軍可否打消了強攻的念頭。”劉辰見孫堅著急的樣子,說道。
孫堅大驚,劉辰竟然有辦法讓董卓妥協,這樣既能救天子與水火中,又能避免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方是上上之策啊。
“若能如此!乃是大漢之福!百姓之福呀!”孫堅自然知道,自古以來打仗不僅死的是士兵,還有老百姓,打仗的地方自然是生靈塗炭。
三國演義裡,正是十八路諸侯攻取了洛陽,董卓走後將洛陽皇宮化作烏有,洛陽城百萬人民,迅速凋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並無雞犬人煙,這就董卓遷都後的洛陽城真實寫照。
三國演義裡董卓遷都後下令將皇宮、宗廟、帝陵、臺閣全部焚燬。
兩百年東都洛陽被焚為灰燼,豪紳富戶籍沒入官、宗廟帝陵盜掘殆盡百萬人民流離失所,這就是戰爭的可怕,並不是單單的死幾十萬士兵那樣簡單。這得多少人力才能夠修建起來的建築物啊,還有這些人力、經濟要多少年才能夠恢復如初。
洛陽城董卓府上,董卓聽聞呂布被斬大怒道:“誰識得劉關張三兄弟?是何許人也?盡能殺我愛子?”
李儒現在想的是如何守住汜水關,呂布一死必須有大將守城,但為何盟軍沒有全力進攻汜水關呢。
“主公為如今之計,應當速派大將鎮守汜水關,應死守不出,盟軍自然無法攻破,一旦有了傷亡,盟軍必起內訌,這些個諸侯王以救天子為藉口,不過是謀取私利罷了!”李儒見董卓氣急,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討論該怎樣守住汜水關,那裡是洛陽城東進洛陽的主要關隘,必須守住,汜水關一破,洛陽城可就難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