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前,周瑞東所轄一鎮的近4000陸師卻未曾像宋雲澤所料的已經開始關門打狗行動,這倒不是因為敵人太狡猾,而是因為敵人太猥瑣,在發現前方有八旗斥候活動後,他立刻也把整個斥候小分隊都遠遠的放了出去,而且,還專門為斥候營配置了特級she手,他的命令只有一個——一定要讓敵人暫時成為瞎子、聾子。
結果卻多少讓他有些不解,四面巡守漸進的斥候大隊,除了在次渠鎮北5裡的地方,第六斥候小分隊遭遇一支零星蒙古騎兵外,竟然再無其他敵蹤,而對俘虜的一名斥候審訊之後的結果,也讓接到訊息的周瑞東有些哭笑不得。
這一支蒙古斥候隊第579章關門打狗,是因為出來巡邏時在前面馬兒橋的酒肆歇息了半天,結果竟然掉隊了,這個蒙八旗計程車兵甚至還招供,說是回去過昨夜的駐地次渠鎮,慶頌慶大人所轄大隊已經轉移,他們以為是向前突進了,所以才搜尋前進,結果卻意外成為了俘虜。
敵人突然失去了蹤跡,讓周瑞東也頗為惱火,他立刻叫停了隊伍,就在路邊的一座破廟裡召開了臨時軍議,一群原本磨拳搽掌準備大幹一場的軍官都是大眼瞪小眼,有軍官跳起來提議,分兵三路,這周圍能囤得下敵人那5千兵馬的,算起其實也屈指可數。
既然次渠鎮敵軍已走,而且並未向前進發,這自然是後撤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而一陣參謀部已經列出了敵軍最可能車裡的方向,最大的可能是是向南20裡去長子營鎮,那裡靠近青雲店,據情報司的情報,青雲店另外駐紮有蒙八旗的一支兵馬,人數在3000人左右。
較大可能是向北過豆兒莊在通州和beijing城之間的管莊附近駐防,那裡距離京城不過10裡地,可以說是進退自如,而且第579章關門打狗還能依據工事進行防禦,阻擋從通州直入beijing的兵馬。不過敵人可不知道秦大總督根本就沒打算來正面的強推,兩翼兵馬早已飛出。
參謀部認為還有一個可能xing存在,那就是向西退往左安門附近,如果敵軍畏戰、或者是根本無膽出戰的話,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在簡單的商量之後,周瑞東在沒有足夠情報的支援下,也無法做出最終判斷,而是選擇了一個折中的做法。已然依照原來的行軍路線,先佔據敵人棄守的次渠,在綜合判斷之後,從次渠出擊的話,通往上述三個目標的行軍時間,都將比現在位置縮短2個小時。
而如果在趕到次渠鎮之前。斥候能獲得準確情報,那對敵進攻的計劃已然可以照舊發起!不過,這一切,可都要看斥候大隊是否能捕捉到敵人的蹤影,這漫天飛雪之中。野外斥候行動都是一件極具危險xing的工作,更不提遭遇敵軍的可能。
天津衛,直隸總督衙門內,儘管已到下午時分,一道急令卻把淮軍在天津的智囊全部叫來了,發生在beijing城的兵變。既讓李中堂錯愕,也讓他痛感危機。
“務山,你說這秦鎧是不是狗屎運啊,他這麼張狂的行動,竟然在beijing城裡真的發生了這等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若這次帝黨真的贏了,我老頭子可就沒法子在朝堂上保持現在這超然的地位啦!”李中堂半真半假的嘆息著,這其中倒是頗有他的政治智慧。
周馥自然明白老頭子的心思。他拱拱手應道:“中堂,這秦鎧此番的莽撞之舉,依我之見,這是一場壓上身家的大賭博,實在難說對錯,不過,既然他有搏贏的機會,輸家可絕對不會是我們淮軍……鄭觀應昨ri就到了,我們可是大有討價的餘地!”
李中堂之前所言,那也是半真半假,這beijing的情況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這秦鎧帶兵入京之事,他自然是考慮過成功的可能xing,原本,就算是beijing沒有發生兵變,但若是皇帝和醇親王聯合起來,在加上秦鎧的jing兵,確實有和太后叫板的實力了。
而淮軍所憑藉著,還不就是這幾十萬軍隊嘛,雖然現在淮軍名義上都轉成了朝廷的練軍,但真正的軍權和官員,那還是被牢牢掌控在李中堂手中,若是沒有他的命令,誰也度沒辦法支到一分餉,也沒法子調動一個兵。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beijing城那號稱20多萬的八旗軍,本質上就是一支廢物組合,二十多年前的那場洪楊之亂,真正暴露了八旗軍、綠營兵這存在了兩百年的帝事力量的底細。
太平軍一路北伐,唯一能用的上的兵馬,就是僧格林沁的蒙八旗騎軍,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時,雖然戰術僵硬,但是蒙古騎兵的勇氣尚在,面對著步槍和火炮散彈戰術已經極其完善近代軍隊,可謂是前赴後繼的發起了忘死的進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戰,統領數萬兵馬的僧格林沁和勝保皆在前敵奮戰受傷後才被迫撤離,雖然敗於進攻beijing的英法聯軍,但這時的蒙八旗的血xing猶存,而滿八旗已經是潰不成軍,只是,結果這唯一的可戰之兵,最後也因為僧格林沁的輕率全軍覆沒,而僧格林沁之後,八旗再無可稱之為兵的軍隊了。
而他李中堂,即便是牽扯到刺殺太后這等大案,地位依然穩若磐石,這淮軍才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朝堂上親貴們唯一不敢動他的重要原因,而若是原本一直遊離在中樞之外的南洋體系進入帝國的權力核心,雖然淮軍依舊,但是這中樞可就大不同以前了!
不過周馥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要這兵馬還在手上,即便秦鎧在京師因為從龍之功能獲寵一時,那又如何呢,何況,秦鎧派這鄭觀應來求見了兩ri,那自然又是來督促雙方之前的密約,這其中可是大有油水可撈!
他轉頭看了看一旁並未說話的楊士驤“萍石,這事情你如何看?”
楊士驤輕拍桌案,忽然微微一笑。“中堂,這秦烈風發跡不過短短數年,不過這行事卻是如同疾風驟雨,那些原本困難的差事,到他手上偏偏就都被幹成功了,您以為,他這樣的人可以拉攏嘛?”
“不可!”這一點上,李中堂回答的口氣萬分的堅定。他對秦鎧的瞭解應該比楊士驤更進一步,這秦烈風一路都在走狗屎運“……萍石,說說你的看法!”
“務山兄的意見,我以為完全正確,現在正是我們坐地起價的好機會……不過,上次約定之事。卻不好太過明白的違背,我以為,讓吳清、永清、香河三地的兵馬集結一下,配合潘大人的主力,向廊坊方向施加點壓力。而我們要的條件,我以為可以有兩個,一是入主中樞,二是直隸全權自治!”楊士驤微笑著合盤托出他的yin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