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的便是要讓這項詞賦編曲的舉措更加的聲勢浩大。
對平民百姓來說,能夠去最大的茶樓聽曲學詩已足夠他們吹噓好久的了。
而這間茶樓的老闆亦是有野心之人,他一心想與官府中人攀上關係。當清泉找上他時,他二話沒說便答應了,對他來說,幾天免費的茶水算不得幾個錢,而且他們也不會為百姓們免費提供上好的茶葉。
但這項“全民春誦”之舉是二皇子梁墨提出來的。像他這種有一定聲望的商人,對朝堂之上的事也是頗為關注,二皇子成為儲君是大勢所趨,他上趕著巴結都來不及又怎會將如此好的機會拒之門外呢。
至於梁墨,清泉為他找了這麼一個有排場的地方,給足了他面子,他自是不會拒絕的。
蘭茝與雲杉還未走到茶樓時,遠遠的就看見了擁擠的人群,其中不乏有和她一般穿著長衫的學子們。
而云杉的目光卻被這間茶樓所吸引。“在東齊,找不出這麼大的茶樓來。”
怕是全京都的茶樓加起來,也沒有眼前的這間茶樓大吧。
“難得,這南梁內還有東齊人讚譽的地方。”蘭茝笑著說道。不過這茶樓之所以大,是因為茶樓內還設有露天場地,可容納千人。
這茶樓有好幾層,四方都設有有位置。平日裡,這場地原是樂姬舞女們的表演歌舞之地,那些世家子弟們坐於四方的位置,欣賞歌舞。
今日這個場地內擺滿了椅子,座無虛席,而那些學子及頗有權勢之人便坐在四周。
各樓還設有雅間,此刻梁墨,蔓姬與清泉便在二樓的雅間之內。
今日不止是蘭茝的休沐之日,也是誦詞堂學子的假期,梁墨特意批准這些學子今日可前往在雲之河觀看,感受一下寒門學子所作詩詞與民間百姓是如何學習詩文的。
即使這些百姓生活在京都,但他們中大多數人是第一次到這種地方來。有的人特意穿上了新衣,有人拖家帶口,有的人才聽到訊息,放下了手中做到一半的活便趕過來了。
但他們進來時卻感到與此地的格格不入,手腳拘束的不知該往何處放,見到四方坐著的世家子弟與書生,更是連話都說不出口。
蘭茝與雲杉一進門,茶樓內的侍者便迎了上來,對她道“楚中郎將,請跟我來。”
蘭茝對於侍者能快速認出自己不感到稀奇,她稀奇的是這裡的侍者對每一個來得人都一樣的有禮,不論貴賤。他們雖不認識那些百姓,但每個進場的百姓都被分了號碼牌,侍者們只要根據號碼牌將人領至相應的座位即可。
茶樓內的一切井然有序。
蘭茝被侍者安排到了第二層,離雅間不遠處的地方。從上往下看,是一片黑壓壓的百姓。
二人坐下不久,就有嗩吶敲鑼之聲響起,與平日高雅的絃樂不同。百姓們聽到這熟悉而歡脫的樂曲之聲,心中頓感踏實了不少。
這時候,二樓雅間的門開啟了,清泉與蔓姬一同出來,今日蔓姬亦穿上了喜慶之色的服飾。但這衣服卻並不適合她的,雖然多了親近之感,但是她一向面色清冷,這般濃豔的顏色卻讓她少了幾分出塵的氣質。
蔓姬走向樓下的場地。
清泉看到蘭茝,與他們打了招呼後,坐在了對面。
蔓姬的出現讓百姓能發出了驚歎之聲,但那些世家子弟及寒門學子亦露出了詫異之色。難道說,今日教導民眾詩文的司樂,指得便是蔓姬,一位優伶。
大多數世家子弟久聞蔓姬之名,確是第一次見到她的樣貌,頓感驚為天人。
蔓姬是天生屬於舞臺的,她並不會因為眾人的目光與疑問之聲怯場。
她一走到百姓前方便很快的進入了狀態,有許多拿著花燈的舞姬開始陸續出現,她朱唇輕啟,一首熱鬧繁華的《上元節》從她口中唱出。
詞曲簡單易懂,迴圈反覆,又有舞姬能在她身後做應景的表演,百姓們一下子便知道她唱得是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