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弄不明白,您為什麼非要一個人去?”
“是我對不起他,這樣,也算給他認真道個歉吧!”
“那您一定保重身體,到元旦,我和季存接你們回來!”
“不要這樣急……這次去,我預備與你爸多住幾個月,好好照顧你阿奶,打算陪她過好元宵節再回來,順便安排她動個腎結石手術,讓她舒服安穩地過年。”
“媽——你們留在那邊時間太長了吧?您又不適應那邊環境,就算奶奶被接到姑姑家,可房子一直不夠住,不方便!”
杜雪珍的走失,將一塊石頭從高處丟進了湖裡,但激起波浪的水面,隨著在眾人幫助下老人的安然回家與健康無事,很快便平復了。
詠蘭拉了一隻裝著滿滿愧疚的行李箱!在確認老母親無恙的第三天,擔心自己老伴不已的她便心急火燎地要趕往談培祥老家。她推拒了念申的相陪——那行李箱裡,裝著為談培祥預備的慢性病藥物與厚實的衣物。
念申依依不捨地與季存送母親上了火車,沒想到母親打算與父親離開上海這麼久!
父親老家雖在縣城,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條件與環境和上海不能比。以前每次跟著父親回家鄉,母親都會水土不服。
回回母親都會瘦掉好幾斤!因為那邊平房內洗漱不便,日常物品不豐富,交通也不便利,飲食品類更有南北差異……若是春夏季,詠蘭還可以硬著頭皮湊合。可到了秋冬季,就相當難熬了:動不動流鼻血加口中潰瘍,偏偏一天三頓雜糧糊加饅頭,吃不慣也吃不下。
知女莫如母,詠蘭知道念申的擔心。坐在全封閉的臥鋪車廂中,她笑著亮出季存給買的新手機:“你爸說老家現在發展得也快,環境變多了!這不,昨天你爸知道我有了新手機,就借你姑姑的手機發照片過來。看,這是姑姑家新買的樓房,三室一廳,煤衛都有,還自帶地暖,表哥娶媳婦另外有房子。現在是姑姑一間,奶奶一間,我和你爸也單獨住一間。”
“姑姑傢什麼時候這麼寬敞了?”念申從來沒聽說過。
“是你叔叔不讓她說!他自己新房更大,三室兩廳,給他兒子也另買了一套!”詠蘭透出一份不開心,“他是怕我們知道了,給你奶奶的贍養費減少。”
這些年,談培祥的弟弟一直以老母親為由,變著法要錢。他自己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老婆和兒子也沒有正式工作,卻買了兩套大房子。這買房的錢從哪裡擠出來的?
而她與談培祥呢?到現在還住在女兒、女婿帶電梯的房子裡,而讓女兒一家仨口擠著爬樓梯的小房子!
季存見岳母落寞,急忙笑著轉開話題:“爸爸方才給我發訊息:姑姑聽說您要去幫著照料老人,拉著他去綜合商場,要給您添空氣加溼器,還要選大米,問您喜歡吃南方大米還是東北大米呢!”
“現在老家那麼方便了?大米都可以這麼南、北產地挑著買?”念申開心地扯季存的袖子,“那什麼時候,我們也回老家過年去!”
季存嘴裡答應著,心裡卻苦笑——就算通訊這麼方便,他父母還是要求年年回去過春節,不然,可以氣半年。
這次生活費晚給了幾天,他們反覆追問是不是季存生母又出什麼情況,要他掏錢了?還懷疑,是不是親家像電視中看的許多時髦老年人,去國外旅遊,讓季存支援旅遊費……
這老人年紀大了,估計更在乎孩子們的感情與陪伴吧?
念申看季存幫母親放著行李箱,懷疑另一件事:“媽,您說我阿奶八十多歲了,還可以動腎結石手術嗎?千萬別動出事,阿叔又賴你們,讓你們擔責任!”
詠蘭卻感慨:“你們說,現在的醫療條件怎麼那麼好呢?你爸和姑姑帶奶奶去過省城醫院了。各項檢查做過之後,醫生說你奶奶的身體條件可以做微創手術,創口小,恢復還快。”
“真的?”這下,連季存也不太敢相信。
給高齡老人動手術,在以前是風險很大的事!十幾年前,他祖母去世,就是摔傷後不敢手術,長期臥床導致的。
站臺上,傳來列車要開,請送站人離開車廂的通知聲。詠蘭催著念申兩人下車,不忘叮嚀念申網購給祖母的進口營養品,直接寄過去,又懇請季存,在他們老兩口不在家的日子,一定包容念申的孩子氣,一起照顧好迪迪!
虹橋火車站內,開往北方的新式列車緩緩開動。它的加速卻相當快,不用幾秒,隨車奔跑的念申就追不上列車了。
扶住跑得氣喘吁吁,不斷流著牽念與擔憂眼淚的妻子,季存寬慰:“現在動車組的臥鋪車廂條件很好,媽媽安穩躺七八個小時就到了。”
“可我想他們,我就是喜歡天天看到爸爸媽媽!”雖然年近四十歲,可念申在溫厚可依的丈夫面前,改不掉孩子氣,把頭埋進季存肩窩裡,帶著淚音嘀咕。
“呵!”已超四十歲的季存,如年輕時把妻子攬抱在懷裡,“我不是給爸媽買了新式智慧手機了嗎?今年微信推出,我已幫他們裝上,教媽媽先學過啦,你隨時可以和他們影片,只要他們不嫌你嬌氣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