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礦山立了三十多年的講臺,當了半輩子的書生,談培祥從來沒想過自己進入老年還可以學開車,嚇了一跳:“喔喲,我老花鏡的度數都變得越來越高了,不敢不敢!”
詠剛卻對駕駛車輛滿懷期待,繼續動員:“浦東新區的道路網現在是四通八達,多條隧道連著一座座橋,不但直通浦西,更直通江蘇、浙江、山東……所以學駕照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你學會了用得著啊,我們可以一起帶阿爸、姆媽與幾個老鄰居到外省市旅遊,好看的風景點多著呢!”
看著談培祥有些心動,想要答應,詠蘭急忙拉拽他的手臂!
她昨天去菜場的時候還聽說,有老年人駕車在高速公路上突發心臟病呢,要不是交警部門救助及時,只怕回家的機會都沒有了!
老年疾病的種種風險,難免讓人心中不安,所以她寧可聽取女兒女婿的建議:“我們小季已經報名學駕照了,念申也說:他們小輩學會就可以了,我們想到哪裡去,由他們來回接送!你們東傑不是已經拿到駕照了嗎?”
“呵,他啊?”提起兒子,任詠剛有些鬱悶,“他們小夫妻學會開車,自己玩還來不及呢!每天送軒然上、下學還要我負責,你講靠得著哇?所以,我感覺老年人的思路要變一變,不能什麼都依賴子女!”
詠蘭對此不以為然,她感覺女兒念申與侄子東傑是不同的!
可談培祥把這話聽進去了:“是啊,他們忙起來,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顧得著我們,更何況季存家鄉還有三個老人要照顧!所以我們寧可自己多掌握一些技能,遇事可以心安!”
“家旺,你這裡燒菜,怎麼兩個風格啦?”
看著老夥伴端上桌面的“看家菜”,楊洪方有些奇怪。
以前住在爛泥渡時,他一個人留守在家,沒少吃任家的小菜,知道他們的飲食習慣一向是上海本幫菜的特色——喜歡濃油赤醬。
可眼前熱騰騰砂鍋裡,紅燒獅子頭變做了清蒸,底下還鋪了不少娃娃菜與黑木耳。這木耳不是任家旺一向不歡喜吃的嘛?他不是一直強調:肉丸不經過油炸是味道不足的?
再看季存幫忙端出的另一道菜,河鰻也從紅燒的變做了清蒸,清淡的蒸湯裡幾乎看不到油光。而念申端過來的每一碗米飯中,還一人加了一塊山芋。杜雪珍不是講,她一吃山芋就胃酸的嗎?
任家旺看出他的心思,摸了摸沒剩幾根白頭髮的頭頂,解釋:“嘿嘿,這不是參加了街道推動的老年健康課堂,曉得不能吃得太油膩嘛!今年新區給高齡老人免費體檢,我測出來三高!雪珍也有血脂不正常與脂肪肝。”
“怪不得呢,你燒菜的思路也變了!好,我來嚐嚐,好吃的話,回家讓鐘點工阿姨也這樣做菜。”楊家旺恍然大悟,舉起筷子。
季存見狀,急忙將砂鍋中最大的獅子頭舀到他的碗裡,又給他挾了幾筷子喜歡的雪菜炒筍絲,卻擔心老人吃得太鹹,盡力將雪菜挑到自己碗裡,讓老人家欣慰不已:“我就講,小季比兒子孫子還體貼我。我兒子這趟回國,明知道我血壓高,還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鹹菜,說我從年輕時就歡喜吃。他是沒想過啊:那時候因為家裡條件太差,有點小菜只能省給他與阿妹吃,我和他們的娘習慣用鹹菜過泡飯……”
“那時候,家家戶戶做爹孃的都是這樣,一心顧著小的,總是委屈自己!”任詠剛感嘆,給父母分別盛了碗湯,“現在生活好了,你們的思路要變一變,該吃就吃,該用就用,保證身體健康,才是小輩們的福氣呢!”
念申聽了,親暱地貼住母親詠蘭:“聽到嗎?那我給你和爸買的新式保暖衫要穿,不要又壓在箱底下面,舊衣裳穿出洞洞也捨不得丟!”
詠蘭看似嫌棄地推了女兒一把:“你們賺鈔票不容易,還有房貸要還,能節約一點還是節約一點!”
季存將自己吃的獅子頭分了半隻給念申:“開源節流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向你們學習的,哪有再虧著你們長輩的道理?”
迪迪聽了,立即將自己碗裡的獅子頭放進了爸爸季存的碗裡,坐在她旁邊的軒然著急自己的父母不在桌邊,只能搶著挾了獅子頭分別放進祖父母的碗裡,惹得一屋子長輩“哈哈”直笑!
楊洪方身在任家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開心之餘,又感覺落寞!
自從季存買房搬離之後,他雖然有機會提漲房租,聘用鐘點工,可生活卻一下孤獨寂寞了許多,似乎又回到兒女剛剛離家出國的那個時候。
時不時能見到、聽到的小夫妻笑語、幼兒的玩鬧不見了,談培祥與詠蘭時常所做的各種家常菜與點心嘗不到了,鐘點工所做的菜餚再美味,也提不起他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