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陸言親自登門拜訪平原君,趙陵二話不說,即刻就把家裡的銅鐵器物盡數報了上去,求生欲滿滿。
其他尚在觀望的各家趕緊跟風,用極短的時間配合官府登記完畢。每家獲得了一石粟米的獎賞。
禁止私鬥的法令在趙地執行,其餘郡縣受限於人手,執行力度還不盡如人意,不過陸言坐鎮的邯鄲城效果顯著。
邯鄲的百姓在東市的高臺下,已經見證了數場對惡性私鬥者的死刑執行。
羅網天字一等,斷水劍汲、亂神劍啟,在一期間成為趙地遊俠心中最大的噩夢。
高強度的鐵血鎮壓,讓這裡的遊俠知道,仗著武功肆意妄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走。
據說燕國那裡對遊俠待遇很好,還設有招賢館專門接待。不少人選擇去那裡碰碰運氣。
齊國的商人行走天下,經常招攬會武功的遊俠護衛。齊國也是一個不錯的去處。楚國地大物博,勢力眾多,也是一個江湖人逐夢的選擇。
總之,不是秦國就行。
這一天,馮劫帶著人馬迴歸了邯鄲官署。他將陸言的印信交還,抱拳回報:“國師大人,趙地全境的田畝已盡數丈量完畢。”
“很好。”陸言稱讚一聲,眯著眼睛喊人,“司馬尚,你去按功勞、軍籍給士卒分配良田。”
“是,國師大人。”司馬尚悶聲悶氣地領命,拿著田畝的登記冊跟軍功冊比對去了。
陸言瞥了一眼這傢伙的背影就沒再關注,笑著對馮劫說:“馮將軍,我來為你引薦,農業研究所的朱家先生。”
朱家頂著個滑稽臉譜,捏了捏那一字胡,然後對著馮劫拱手,“在下朱家,馮劫將軍,幸會幸會。”
馮劫看著身材矮小的朱家,不敢有半點不恭,趕緊低頭還禮,“朱家先生!馮劫失敬。”
“家此來,奉大王命對趙地的農田種植進行考察。以後農業研究所也會在趙地建設,開展實驗田。”
朱家說著話,臉譜切換成一副擔憂的樣子,“據說這趙地的農民可不好對付,少不得要麻煩馮將軍了。”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劫定會全力配合先生。”
“說的不錯。”馮去疾走來,對兒子剛剛這番話表示滿意,又轉向陸言,“國師大人,接下來規範戶籍,還有根據地契劃分田畝,是一個繁重的工程。從趙制轉秦制,恐怕會激起相當大的不滿啊。”
陸言對此早有預料,“萬事開頭難。趙人心有怨,我們自笑臉相迎、公事公辦。若有人敢炸刺,便叫他領受秦劍之鋒利。戶籍這事,就跟邊軍士卒受賞落實一事同時公佈。”
“恩威並施,國師大人所言甚是。”
……
幾天後,邯鄲城東市的高臺再度啟用,由司馬尚去宣佈,與匈奴一戰中趙人士兵獲得的封賞。
訊息傳出去後,整座邯鄲城萬人空巷。
司馬尚站在高臺上,看著下面擠得密密麻麻的人群,心情複雜。
自從郭開成為丞相,李牧鎮守邊。十多年了,趙王偃對於李牧和邊境計程車兵,可以說是“春風不度玉門關”。
投降了仇人秦國,卻封侯受賞乾脆利落得不行。
他幽幽一嘆,運足了氣力開始宣讀賞賜將士的公文。
“是司馬尚將軍,陸言承諾給邊軍的賞賜,真的做到了!”
“李牧將軍封侯,邊軍士兵受賞。秦國的軍功制度,咱們趙人真的受用。”
“我就說,陸言這人的話,還是可以相信的。”
第一次登記金屬製品,每家每戶都領到了一石粟米;如今上次承諾的爵位、良田也落實;還有這些天一直依法處刑那些霍亂治安的賊人。
以陸言為代表的秦國官府在趙地的信譽,得到了邯鄲多數百姓的初步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