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願聞其詳。”
“儒家十分重視在天下的聲名,有派別想挑戰小聖賢莊,就必須擁有與其匹敵的聲名才行。而這一點,小聖賢莊優勢太大了。
於道家而言,外部的聲名如同浮雲,本宗弟子自然是心向本宗,根本無所謂壓制不壓制,天人二宗,也就誰也服不了誰。”
清虛聽完閉上眼睛,臉上帶著羞愧,“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為學日益,見陸子便知;而為道日損,我道家卻貽笑方家了。”
赤松這掌門的思想境界恐怕還不如清虛呢。
陸言在心裡吐槽,嘴上謙虛道:“先生不必如此。言乃是俗人,道家超凡脫俗,不必拿來作比較。”
“早就聽說陸子學通百家,方才與曉夢師叔短暫的交手便可見對於我道家學說的精通。敢請陸子試言我道家學說,清虛洗耳恭聽。”
清虛說完乾脆地擺出學生的姿態,這讓陸言雖然有些尷尬,也只能硬著頭皮開講。
“其實言對道家,一直是懷有尊崇之心的。道家堅守的是人類心靈的淨土,在這一點上,其餘各家都無法與道家相比。至於說治理國家,道家思想只能說有一些指導作用,多數卻是沒法操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願聞其詳。”
“在言看來,道家思想有三位代表人物,楊朱,老子,莊子。”
“楊朱?”清虛差點以為自己耳朵壞了,確認了一遍問道:“《孟子?盡心》曾批判: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陸子,你當真以楊朱思想代表道家?”
楊朱,成語一毛不拔的主人公。
有人問,如果拔掉你一根腿毛就能夠拯救天下,楊朱你幹不幹?
楊朱果斷回答:不幹。
從此,楊朱成為自私自利的代表人物,被罵得老慘。
這個罵,楊朱挺冤枉的。如果楊朱真就是這麼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壓根不配稱為思想家、哲學家。後世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不要拿他來碰瓷。
楊朱的一毛不拔有一個思想前置,那就是人能不能自愛。如果大家不自愛,世界依舊充滿戕害,他楊朱無數根腿毛也拯救不了世界。如果大家都自愛,沒有戕害了,就不需要他的腿毛來拯救世界。
此時的社會主流風氣是士為知己者死,是忠,是義,人們為了功成名就、為了利益可以不惜自己的命。楊朱面對這樣的情況,他認為只要每個人都絕對珍惜自己的命,不去幹有風險的事情,天下就太平了,人人都不會有危機了。
這種想法乍一看有些弱智,但放在戰國時代,他卻開啟了人的生命應該屬於自己、人應該保護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認識。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以“我”作為中心。而這個世界上眼花繚亂的外物,讓人忘卻了“我”,失去了自我。
什麼建功立業都是扯淡,那是君主在利用你。人應該探索自己的內在,達到自給自足的境界,這樣就能擺脫社會的束縛,獲得自我的人性。
與之相對應的,他的政治思想就顯得很好理解。一切國家統治都會妨礙個體的自由,他主張建立一個全新的天下為公的社會。
“倘若真的能夠人人都絕對愛惜自己的生命,世界上將不會有戰爭。可惜那隻存在於楊朱的幻想。
以自我為中心,減少外物的影響,消減內心的慾望,達到心靈的寧靜。這樣的思想境界,楊朱作為言心目中的道家思想代表,該是綽綽有餘了。”
清虛得以換了一個角度理解先輩楊朱,心中有股別樣的暢快,對陸言尊敬地說:“連儒家先師孟子的言論,都被陸子你否定了,清虛受教。”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