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隊彷彿陷入了魔咒,連續“空軍”,以至於讓人生出這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好時候,連土匪都絕了跡的錯覺。
可惜這種美妙的“誤會”,並沒能持續多久。
周邊地方的情報源源不斷地傳來,庸脂俗粉們再次振作精神,滿懷憧憬地踏上了征程。
班師大軍綿延十餘里,蔚為壯觀,一眼望去,彷彿沒有盡頭,每日的行程卻不過二十餘里。
相比之下,幾支遊曳在外的釣魚小隊,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那點野食,有固然好,沒有也不必太過介懷。
但當天下午,正當這支龐大的隊伍在路上緩緩行進時,意外地收到了“求援”的資訊,要求派遣一支小隊前去協助搬運物資。
當日負責排程值守的人是寧巖,匆匆瀏覽了簡短的戰報後,同眾人宣佈道:“華清率部攻破一個百餘人的匪寨。”
當即點了一隊軍士前往目的地,萬事以落袋為安為先。
武俊江咂巴著嘴,感嘆道:“真不容易,總算是‘開張’了!”
段曉棠問道:“是先前剿過的匪寨嗎?”
右武衛去幷州的一路上邊行進邊剿匪,將沿途匪情摸了個大概。
寧巖再次審視戰報上陌生的名字,確定道:“沒見過的。”
不知道是先前遺漏了,是近半年來新聚集起來的匪徒。具體情況,恐怕要等華清等人歸來後才能詳細詢問。
傍晚時,段曉棠等人率領軍隊在斥候事先挑選好的臨時營地中停下來,準備安營紮寨。
伙頭營精銳盡出,起鍋燒水做飯。周水生還組織了一隊軍士在附近搜尋柴火。
他們從幷州帶出來一部分蜂窩煤,只能應急使用,全靠它做飯怎麼能行呢!
聽說靳華清等人打了一個勝仗,周水生按照慣例,另準備了幾鍋豐盛的飯食作為犒勞,就等著他們歸來享用了。
段曉棠在臨時營地中四處行走,在一個角落,注意到幾個軍士正專心致志地將四處收集來的野草巧手搓捻,轉化為一條條堅韌的麻繩,進而靈巧地編織成一雙雙質樸卻實用的草鞋。
準確地說,是草編的涼鞋。僅由鞋底與幾道橫跨腳背的簡約絆帶構成。巧妙地適應了當前時節的需求,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不可多得的涼爽。
對於那些從小生活在錦衣玉食中的紈絝子弟而言,這樣的草鞋或許顯得質地粗糲,每一根草莖都帶著自然的稜角,穿著起來難免有些磨腳。
哪怕偶爾興起,想要體驗一番返璞歸真的生活情趣,他們所穿的草鞋,每一根草都經過嚴格挑選、精心揉革,絕不容許一絲毛刺的存在。
但對於出身平凡、家境普通的軍士們而言,穿草鞋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些更為貧寒的家庭中,即便是寒風凜冽的冬日,草鞋也常常是唯一的禦寒之選。
片草裹足,總比赤腳好。
經過大半年的折騰,許多軍士原本的鞋子早已在泥濘與征途中磨損得千瘡百孔,破舊不堪,彷彿隨時都會分崩離析,還不如穿草鞋利落透氣。
對眼前這種不得不“自力更生”的情況,段曉棠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期盼恆榮祥能加快進度,儘快完成這批新衣新鞋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