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直接切入主題,“孫三,我打算做沙盤,能找本《水經注》來嗎?只要幷州周邊的。”
孫安豐腦筋迅速轉動,片刻後回應,“可以。”
他們行軍在外,收集書籍不方便,首要是想向本地名望人家商借。
段曉棠點了點頭,“到時你翻譯一下。”
既然已經開口,段曉棠索性一併問道:“會畫畫嗎?”
孫安豐咬牙道:“會,但只會兩筆。”
特意強調,“這不是謙辭!”
他寫酸詩沒什麼值得遮掩的,但從來不提繪畫,可見是真拿不出手。
段曉棠打探道:“有什麼便宜的顏料?孔雀石、青金石、紅珊瑚別來啊!”用不起。
孫安豐自從進了右武衛,常常和伙頭營打交道,提議道:“蔬菜汁,如何?”
段曉棠無奈道:“你看現在像有蔬菜的模樣嗎?”
伙房每日都是以豆腐、蘿蔔充數,新鮮蔬菜早已成了奢望。
孫安豐腦筋一轉,又生一計,“染料,染料可以嗎?”
段曉棠目光落在地上兩攤黃泥上,“能行嗎?”
染料是用來染布的,但用來染泥巴,卻未曾有人嘗試過。
孫安豐說幹就幹,反正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將軍,你需要哪些顏色?”
段曉棠緩緩道:“綠色、黃色、灰色、藍色,暫且就這幾樣吧!”
孫安豐立刻將集中顏色的用途歸類,山水城池。答應道:“明日我就出營去找。”
段曉棠不佔人便宜,“待會我把錢拿給你!”
孫安豐連忙擺手拒絕,“不用。”看不起誰呢!
“待會我去找長史支錢。”
孫安豐雖然武略稀爛,到底是將門之家出來的,一眼就看出沙盤的用途。
段曉棠既然是給營中做的,就沒有讓她出錢的道理。
段曉棠無奈點了點頭,“也行!”
莊旭雖然摳,但從不卡報銷。
孫安豐另外提起一事,“將軍,《論語》快教完了,下一本學什麼?”
段曉棠頗感驚訝,“這麼快?”
孫安豐實話實說,“最開始一日一句,後來學得多了,就多學幾句。尤其是到幷州後,大半日時間都是空著。”
段曉棠不僅看重數量,更看重質量,“他們都學會了嗎?”
孫安豐也不多貼金,“除了少數聰慧肯用功的,大多是學了今天忘了昨天。”
雖然無法做到複述原文,但其中的道理他們也算是聽了幾遍。
段曉棠問道:“你覺得哪一本合適?”
孫安豐猶豫道:“如果在儒家經典裡選,《周易》、《尚書》、《爾雅》一類,都用不上。”
段曉棠打斷了他的話,“那就學《孟子》吧!”
孫安豐點頭附和,“孔孟之道,確實極為適宜!”
段曉棠選擇《孟子》,皆因其中的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囑咐道:“《論語》也別落下,常看常新。我以前聽過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
孫安豐作為讀書人發聲,質疑道:“何人如此狂妄?”荒謬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