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岐蘭望著遠去的馬車出神。
曾有人評袁子塵為通天老狐,是貶也是褒。通天老狐是徹底的狡猾亦是絕世的聰明。他所說的並非妄言,堪破的亦是世情,雖不是全部,但總是真實。然而實話總是不悅耳,真相最忌被人道破,太平盛世之下,亦掩著千瘡百孔。或許自己該慶幸,重生為汪岐蘭,未跌落在泥濘中,上天真的厚待她。
汪岐蘭輕嘆一聲,轉身進了家門。
……
汪家的慶祝還在繼續。
染布坊的染場上,幾十張圓桌擺放著,汪家請來的外皰帶著自己的一班人,忙得熱火朝天。一盤盤佳餚上了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一罈罈紅蓋頭的大酒罈子一列排開,頗有氣勢。各工坊店鋪的人紛紛到來,你一言我一語的圍坐在桌邊,等待開席。今天原本是淮秀講課的日子。在汪岐蘭的示意下,改成了揚州城裡祥泰字號的員工大聚餐。
最興奮的是徐淮秀。吳勉於他,猶如老師和兄長,亦是他的榜樣。一張小臉笑的合不攏嘴,紅彤彤的,自帶了喜氣。
“小老師,今日好開心。”見著他的匠人們莫不帶著幾分恭敬,熱絡地打著招呼。
“當然開心了,我的吳二哥點了翰林。翰林啊,你們知道翰林是作什麼的嗎?”徐淮秀滿臉的得意與光榮。
“我知道,翰林以後是要當大官的。”有個工匠搶著回答。
“鐵牛叔答對了一半,不是所有的翰林都能當上大官的,但幾乎所有的大官都出自翰林院……”吳勉當小老師當出了慣性,當下將翰林院的由來和職能以及地位,細細說了一遍給眾人聽,權當給他們上了一節小課。
“哦,原來如此。”匠人們聽懂了,覺得自己忽然離那遙遠的朝堂近了一步,這回長的見識,等回家又能給家人說道說道,順便收穫家中兒女崇拜的目光。
原來遇上了好東家,做活不僅僅是賺錢養家,還可以多學知識,增廣見聞,諳得世事。
那叫鐵牛的工匠感慨道,“以前我的兩隻眼睛和腦袋,只是用來幹活,看著的和想著的都是鍋裡的,缸裡的,現在我的眼睛能看見以前看不到的,我的腦袋能想清楚從前想不明白的。這算不算是八竅通了七竅?”
“哈,八竅通了七竅,鐵牛,說了半天,你還是一竅不通!”旁邊有人笑了起來。待眾人回過神來,立刻鬨笑成了一片。
“鐵牛,你才學了半桶水,就開始晃悠了,平白惹了笑話!”有人笑道。
鐵牛不以為意,“好歹也有半桶水了,總比以前一點也沒有強!”
這倒是,眾人中有人點頭附和。
“快看,東家小姐來了!”有人喊了聲。
“東家小姐好!”有人率先喊了聲,全場立刻此起彼伏的響起“東家小姐好!”的呼聲,有人喊了一聲,尤覺不夠,繼續喊,待到了後來,變成了全場齊齊的喊著“東家小姐好!”
“大家好!”汪岐蘭微笑點頭的回了幾聲,但扛不住大家聲浪滾滾,忙揮手示意大家停下。鳳姑見大家止不住呼聲,啪的一聲跳上身旁的凳子,威武的一揮手,氣沉丹田,洪聲道:“小姐讓大家靜靜!”眾人一鎮,安靜了下來。
汪岐蘭在主桌站定,身後財叔、幾個店鋪的掌櫃、二掌櫃站得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