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岐蘭給袁子塵泡了一壺上好的大紅袍。茶具用宜興的紫砂,壺小作瓜稜狀,一手捧在掌中,杯亦小巧,一口便飲盡。袁子塵飲了初時不覺,待幾口下去,入喉體貼,滿口生香,將來時沾染的幾絲暑氣驅散了去。而茶過三巡,其味尤濃,袁子塵立刻覺出其妙處來,“好茶,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汪岐蘭會心一笑,想來,賀蘭明珠在宮中對服飾餐食均不挑剔,唯獨對茶情有獨鍾。好茶真的可以撫慰脾胃,潤人心田,所以四處來的貢茶,她總要一一品味。有喜好的,每日趁著閒暇泡上一小壺,自得其樂,亦算是宮中難得的樂趣。因此當她成了汪岐蘭,家中用度有所節制,只有茶葉,是她單獨開了單子,讓財叔去採購的。能得袁子塵讚賞,她倒不意外,“此為大紅袍,乃武夷所產烏龍茶中之極品,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自帶巖骨花香。”
袁子塵聞言頷首,越品越有興味,嘖嘖道:“此茶妙矣,餘韻非凡。以往我只喜綠茶,嫌武夷茶濃苦如湯藥,今嘗此茗,始覺龍井茶雖清而味薄,陽羨茶味淳但韻不足矣。”
“既然先生喜歡,待會帶些回去,在枚園內伴著一窗美景一室書香品茗,或許更得茶之禪味。”汪岐蘭笑道。
“好,好建議!那袁某便厚顏笑納了。”袁子塵聞言開懷,對於好飲食,袁子塵從來不客氣。
“有個問題,小女子一直想請教先生,不知先生是否方便告知?”汪岐蘭見氣氛正好,丟擲心中疑問。
“汪小姐,但說無妨!”袁子塵灑脫應道。
“先生曾為知縣七年,期間視民如家,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深獲上峰尹總督的賞識,離任之際百姓亦簇道挽留,而先生執意辭官,蘭娘一直有個疑問,先生果真只是因為官場繁文縟節、逢迎之苦,而放棄大好前程、舍下黎明百姓嗎?”汪岐蘭雙眸黑白分明,直視袁子塵。當了汪岐蘭之後,她換了個角度看世間,但總有一些事情仍困在賀蘭明珠的思維中,比如袁子塵的選擇,她一直不解。袁子塵固然可以性情中人、不耐凡俗來解釋,然而她覺得這理由尚不充分。
汪岐蘭丟擲這個問題,還將他日常敷衍別人的說辭撇到了一邊,令袁子塵面上一頓。如她這般的商家小姐,怎會好奇這種問題。或許是因為她的未婚夫婿即將步入官場,所以想更瞭解多一些,為他助力?
“想不到汪小姐目之所及、心之所想,不止於商賈,或是引袁某為前車之鑑,勸吳賢弟莫入歧途?”袁子塵打了個哈哈,自嘲了一句,本想岔開去,但看汪岐蘭,目光端凝,坐姿挺直,氣度雍容,忽然有種面對上官的感覺。罷了,看來不容忽悠。
“也罷,汪小姐聰明妙絕,心竅玲瓏,又與袁某結了善緣,袁某不妨敞開心扉,將壓心底的話翻出曬曬,汪小姐姑妄聽之,不必奉為正道。”袁子塵嘆了一聲道,“袁某入翰林三年,見過皇上,逢迎過權貴,其後放為七品知縣,黎民愛戴有之、同仁排擠亦有之,見過路有凍死骨,亦見過朱門酒肉臭。”
“袁某辭官,一則是因為袁某向來不是無私之人,私心得很,所活一生,只為活出個自己來。不作高官,非無福命只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我素性自由散漫、百無禁忌,豈能被容於森嚴繁冗的官場,恐朝廷亦看不下眼去。還是自己先放逐自己的好。”唯有努力過了才知道不能堅持的原因。袁子塵當了七年知縣,盡心盡力了七年,便知道自己沒耐性繼續堅持下去。
“二則,便是我的大實話。眼下是大金朝,金人天然凌駕於漢人,漢人擲其一生,僅止於士大夫。士大夫者,眼下或為權貴之門的草木,或為權門的鷹犬。為官者,不免為鷹犬,唯權門之命趨從。退官者,則為權門之草木,供其賞玩潤色。依我看來,寧為草木勿為鷹犬。為何?草木無害於人,可以免禍,若為其鷹犬,則有害於人,而己亦難免禍。因為一旦有難,主人隨時可以舍了他,所謂走狗烹,便是如此。”袁子塵談及此,眼中不免流出蕭索之意。他退出官場,終其原因,亦是看透了汲汲營營之後,仍可能會墜入地獄的危險。當今皇上的聖明,不過在金人的大魚大肉之外分一杯羹給漢人,且即使是漢人,官場永遠不乏的是詭譎變化和相互傾軋。如此,他還不如寫一些風流文章,贏一些薄名,當好權門家的裝飾品,遠勝於吃著權門家的肉驅趕小民、卻最終被小民暗中打死的狗要好。
袁子塵言畢,書房內靜謐一片。
汪岐蘭低頭沉思。賀蘭明珠出身鐘鼎之家,貴為皇后,再詩書持禮、懷仁天下,她的目光所及總是有限,能看到和能看清的僅止於宮牆內。況且龍椅上坐著的是她的夫君,她絕不會質疑和反對他。她以他為天,以他的所求為自己的所求,他的準則是她的準則,她永遠簇擁和跟隨他,那是賀蘭明珠的命運。
眼下,她是汪岐蘭。袁子塵說的話,她細細想想,便懂了。不過,賀蘭明珠眼中的元盛帝進取、克己、謙謹,沒有人比她瞭解他一心成為盛世明君的堅定理想。
“子塵先生一席話,蘭娘聽懂了,深受其教,謝先生開誠佈公。”汪岐蘭低頭謝過,轉言道,“不過當今聖上禮奉天下賢士,心中裝的是整座江山,無論金人或是漢人,均是大金國的子民。先生或許過於悲觀。”
袁子塵聞言,倒是不辯駁,笑應道:“汪小姐心中良善,所見便喜樂,原諒袁某心中暗淡,所見便悲涼。”
話說到此,便不宜多說,汪岐蘭轉了話題,二人再寒暄一二。汪岐蘭便讓秋桂包好一包大紅袍,親自送袁子塵出了門。
喜歡錦繡絨華請大家收藏:()錦繡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