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道菜手法巧妙,頗有創意,比其他菜勝上一籌,暫且將這三道菜列在一等。最後排除的列為二等,以此類推,分成四等。”袁子塵最後決定道。茅榮贊同,宋懷玉亦附和。
接著是第二輪上菜。由於“鮮”字活泛,所以一些大廚直接亮出了當家菜,有“十樣豬頭”、“走炸雞”、“梨絲炒肉”、“沒骨魚”、“鯔魚糊塗”、“鴨子火燻白菜”、“螃蟹面”等,都是揚州城裡已有名號的名菜,當然味道鮮美,不遑多讓。但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四道不同形式的“魚羊鮮”,袁子塵和茅榮相視一笑,從切題來看,總要先顧著“魚羊鮮”。
因是最後一輪,所以袁子塵提出各個廚師依序輪流上前來,回答評委所問。按他的說法,相菜亦相人。除了看菜,看人亦同樣重要。巧合的是,那四個做“魚羊鮮”中3個恰巧是前一輪排在第一等的。由此可見,這幾人審題最妙。於是袁子塵等人先見完了幾個抱著當家菜的大廚,將做“魚羊合鮮”的大廚放在了後面見。
第一道“魚羊鮮”,為“紅燜魚羊鮮”。一箇中年幹練的廚子上前來說,此道菜為他家的傳家菜,是將處理好的桂魚放入油鍋中煸炒,待魚皮焦黃皺起後,加水放入事先焯過水的羊肉塊,在鍋內放入蔥薑蒜和醬、酒等調味料,紅燜即成。燒製的過程非常簡單,但前期羊肉的處理是成就此菜的關鍵,亦是他家的秘方。袁子塵等人用之,覺羊肉細嫩,桂魚外焦裡嫩,香氣濃郁。宋懷玉翻看了其序號,即是頭一輪“菊花炒羊肝”的主人,可見其家傳應擅長處理羊牲。
第二道“魚羊鮮”,為徽州名菜“魚咬羊”,上來的是為年約二十的小夥子,道其做法是先將一斤二兩的桂魚用筷子從口中絞出內臟,反覆洗淨。用半斤羊腰窩肉切成條片,將羊肉片下入沸水鍋裡略燙撈出。鍋內加豬油,下入羊肉片,略炒後,加醬油、紹酒、蔥、姜、八角、白糖、精鹽,水一斤燒至八成爛,去掉調料,收濃湯汁。再將炒好的羊肉填入桂魚腹內。鍋內加豬油燒熱,下入魚兩面煎黃,瀝去油。加入雞湯及餘下調料旺火燒開,用小火至熟透汁濃時,去掉調料渣,出鍋裝盤,撒上香菜葉即成。此菜可以先嚐湯,鮮甜可口,既無魚腥亦無羊羶。茅榮贊其盡得此道徽州名菜的精髓。宋懷玉再對照了序號,原來小夥子,是此前“魚茸菊花”的主人。年紀輕輕已有此造詣,袁榮暗自點頭。
第三道“魚羊鮮”,名為“羊肉魚花羹”,進來的是那位袁子塵先前分外關注的頗有個性的中年廚子。此菜選的是羊後腿,先把羊腿入水漂去血水,汆後放入煮鍋,加蔥姜煮熟,湯汁備用。魚用的是花鰱魚尾,去骨去皮去魚紅,切成小塊,加蔥姜水打碎成魚茸,如上一位小夥之法,用模具擠壓出菊花形的魚圓,中間放一顆枸杞子點綴,滑入水中小火汆熟。把煮好的羊腿肉剔出,切成片。將切片蘿蔔和金針菇汆水後放入小鐵鍋中。另起鍋放入少許蔥油,加野山椒煸炒切好的羊肉,加入羊肉白湯燒開調味,倒入鐵鍋中,最後放入汆熟的菊花魚圓。鐵鍋下放置一炭爐,保持羊湯滾熱之餘使羊湯之味更融入魚圓。三位評委見一鍋濃香翻滾的羊湯一圈圍繞著白如玉的菊花魚圓。先不說其滋味鮮美,溫香暖胃,色味俱佳,光憑他緊緊扣著“菊”與“鮮”二字,便有了個高分。再一對照,那道“釀肉菊花茄子”即是出自他之手。“此廚子不錯!”袁子塵有好印象在先,先讚了一聲。
最後一道“魚羊鮮”,讓三人看的有些莫名,原來這所謂的“魚羊鮮”,就是看上去一條如同黃沙雕出的大魚。魚身上有數十條用刀背刻出的魚鱗條紋。袁榮看著那沙子,伸出手去沾了點入口一嘗,說道:“是鹽,加了蛋清,和好後定型烤制而成。”等到大廚進來,三人眼前一亮,原來就是那位廚娘。廚娘上前來,伸出一雙素白的手,在魚腹上刻的一道較深的線處使勁向上一扳,那鹽殼如同一個蓋子般開啟,頓時一陣香氣在棚內蔓延出來,原來其中藏著一條大約二斤的大鯉魚,廚娘開啟鹽殼的同時,那魚皮緊黏在鹽殼上,直接露出細嫩的魚肉,廚娘再用筷子扒下一層魚肉,三人才發現魚腹間還滿滿地藏著噴香的羊肉片。“好吃!”宋懷玉接過廚娘分給的魚肉和羊肉品嚐,噴香的直咋舌。“嗯,無一絲水分外洩,僅用鹽烤,鎖住香氣,消解了腥羶,妙!”茅榮亦讚歎不已。袁子塵大感興味,前三道“魚羊鮮”均有相似之處,這道可謂“新奇特”!“小女子曾接待過西域來的客人,曾經聽他們提及在熱燙的沙中用羊肚烤羊肉,所以想到了此法。”廚娘董桃媚淡笑著解釋道。“那道菊花豆腐湯也是您的手筆?”茅榮問道,“正是!”廚娘笑應道。
如此,一天下來,三人嚐了二十道菜,各廚師在心中都有了高下。經討論,一致決定聘宋懷玉歡喜的董桃媚和袁子塵欣賞的名叫王小余的大廚為二位主廚。那位年輕的叫做陸喜,三人覺得棄之可惜,反正酒樓規模龐大,擬聘為副主廚。三人再將結果與永璐溝通了一番。永璐乾脆提議,十位都是人才,除主廚外,願留下的悉數留下,反正依著他和袁子塵的能耐,應能在這揚州打出酒樓和雅軒的招牌來。袁子塵略一考慮,便答應了。
於是,袁子塵照例站在綵棚前,將各大廚表揚了一番,宣佈了董桃媚、王小余和陸喜的中選,並大聲公佈了永璐的提議。各大廚聞言,有掉頭便走的,畢竟他原本亦是主廚,犯不著在此屈居人下,也有想了想,還是走了的,比如那位有家傳手藝的,家中本有店鋪,想著還是回去繼承家業的好。那位陸喜倒是歡喜的很,他是徽州人,從小學徒出身,剛出了師,能當這副主廚且是袁子塵聘的自然願意。至於那董桃媚和王小余倒是淡定的很,董桃媚聞言嫣然一笑,王小余只是靜靜的站在,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喜歡錦繡絨華請大家收藏:()錦繡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