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沉默了片刻,顯然盧公子在斟酌。“世人皆愛吃喝玩樂,只不過……”
“只不過他是個書呆,最愛書了。”永路搶過道。
“天下各人各有所好,盧某好書,宋小姐好其他,只要其所好能怡養天性、不傷身殆心,自然均可得。”盧子卿急忙補充道。看來受了其父的身傳,是個寬和有禮的。汪岐蘭點了點頭。
宋懷玉聞言也心中妥帖,正想如何回話。門被輕輕敲響,原是齋飯已經送到。
“懷玉妹妹,我們先用飯吧。”汪岐蘭說了聲,亦是對隔壁的回覆。
那邊,盧子卿和永璐驚奇的對了一眼,原來對面亦是兩個人。
“唔,好。”見到好吃的,宋懷玉便撇開了其他,歡喜的坐下。
緊接著,那邊的門也被敲響了,那邊的齋飯亦被送到。
“子卿兄,我們也先用吧。”天寧寺的齋飯大名鼎鼎,永璐亦是興致勃勃。
天寧寺的素齋為定食。
先上來,一個大碗,內盛清水,水上浮一小巧睡蓮,原是供每人齋前洗手之用。
然後依次上各式小菜和燉湯,擺盤精緻,以小碟、小盅為主,量少而精,一二口即盡。
炸假雞翅、素肘子、芡實炒蘆筍、脆皮茄盒、時令鮮蔬拼盤、松茸湯、慢燉蟲草藕湯。
主食是五色飯,糕點是棗泥核桃糕,外加一味飲品是銀耳桂花釀。
素齋所用皆是蔬果,看似簡單,但要烹調的好,卻遠比葷菜難。
一則食材有限,要在有限的食材內變出花樣,難。
二則烹飪複雜,素齋雖素,但食用者為普羅大眾,非苦行僧,故素菜亦要有肉味,色香味俱全。要將那豆子千變萬化,加以各式佐料,化為素雞、素鴨、素肉等,更難。
所以,天寧寺的素齋做得好,可見其大廚實在高明。
“這雞翅外表酥脆,內裡‘肉’汁豐滿,好吃。”宋懷玉吃的興起,便忘了“食不語”的規矩。
“這素肘子也不遑多讓,色味俱佳,與那真肘子比,還少了一分肉臊味,不錯不錯!”隔間的永璐亦在高聲評論。
“芡實粉,蘆筍嫩,灶上的火候了得,掌握的分毫不差。”宋懷玉嘖嘖稱道。
“茄盒皮脆,但未失顏色,裡料豐富,一口多滋味,妙啊妙啊。”永璐由衷讚歎。
“還有那松茸湯……”
“蟲草藕湯亦……”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猶如參加名菜品鑑大會,將各樣菜式點評了遍。熱熱鬧鬧的,倒是帶動了眾人食慾。汪岐蘭是看慣了宋懷玉行徑,習以為常,只是不知隔壁一言不發的盧公子對此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