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玉脫口而出:“她倆老是大驚小怪的,眼光又不夠好!”
“哦?”汪岐蘭品出點味道來了,“素齋是吃的,又不是看的,難道天寧寺裡還有什麼東西,值得宋大小姐如此認真地看?”
迎著汪岐蘭質疑的眼光,宋懷玉的臉上開始泛紅。
難得看到宋懷玉忸怩,汪岐蘭大感興味,“看來,這樣東西很重要!”
“好了,汪岐蘭!”宋懷玉惱羞成怒,“不是東西,是人!”
可惡的汪岐蘭,就不能體貼的少問幾句嗎?
宋懷玉本不是矯揉之人,此刻臉雖漲得通紅,乾脆竹筒倒豆子的說了個明白:“我母親相中了一戶人家,和對方約好後日在天寧寺看上幾眼。你快說,到底陪是不陪?”
到底是終身大事,也足見宋懷玉對她的信賴。汪岐蘭不好捉弄太過,沉思了片刻,問道:“到底是哪家的公子,怎個碰面法?”
宋懷玉臉紅的快要滴血,說道:“是鹽運使盧家次子。母親說,在天寧寺預定了素齋,兩間齋房相隔,間或看上幾眼便是。”
“鹽運使盧義昌之次子?”汪岐蘭問道。
宋懷玉既然說到了此,索性全盤托出:“是啊,母親說我這性子當不得當家主母。說盧大人性子寬和,家風樸實,家中人口簡單。嫡次子最好,嫁了去,不用管家,過好自己的日子便行。”
戚夫人考慮的倒是切實。汪岐蘭亦是如此認為。從她所知的情況,盧義昌性度高廓,不拘小節,勤於吏治,除政功卓實外,愛才好士,擅長詩文,想來,其家風必不會太差。
“那好,後日我陪你去便是。你們可曾約好,憑何物認得?”
“母親說,對方著的是蔥綠長衫,讓我著鵝黃的衫子,淡綠的裙。”
如此,宋懷玉和汪岐蘭約定,後日上午宋懷玉帶著府中馬車接上汪岐蘭一同前往。
……
第三日轉瞬即至。
天寧寺,千年古剎,香客雲集,雖不是初一十五,人流亦是熙攘。
初入寺是一段300餘步的天寧街。街旁有攤,有賣香火的,有賣小兒玩具的,有賣水果蜜餞的,應有盡有,熱鬧異常。
踏入山門,空氣為之一肅,古木參天,大殿巍峨,後有藏經樓、萬佛樓,整體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汪岐蘭自重生後,亦是第一次來天寧寺,饒有興致的和宋懷玉一起兜了一圈,尤其是萬佛樓,內有一萬一千一百尊佛,大小不一,小的僅有米粒大小,但眉目口耳、螺髻俱全。諸佛神態不一,姿態各異,栩栩如生,足見匠人技藝之高超。
午時將至,宋懷玉和汪岐蘭依約往齋房而去。
饒是宋懷玉平日心大,此時亦不免緊張忐忑。
戚夫人告訴宋懷玉訂的是天字九號齋房,對方訂的是天字十號。
找到在一排齋房找到了天字九號,有一小沙彌正候在門口,笑嘻嘻的問道:“兩位可是宋知府府上?”
“正是。”宋懷玉答道。
小沙彌忙開了門,讓宋懷玉、汪岐蘭和隨行的丫鬟進入房內,入了座,倒上茶水。
“素齋即刻就來,請稍等。”小沙彌雙手合十,退了出去。
汪岐蘭打量了齋房內,簡淨無雜,摸了摸牆壁,僅是木板。根據剛才尋過來的順序,天字十號應在入門的右手那間。裡面若有人,說話聲應該能聽見。
宋懷玉也發現了這點,聽見隔壁安靜無聲,雖然失望,卻也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