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 幾載春秋
時光荏苒, 轉眼又是幾個春秋。
大楚的海上貿易已開,沈乘月帶隊進行了第一次海上貿易。船隊從閩中海邊出發,一路西行, 這是一支由幾百艘船和上萬人組成的隊伍,出航一次將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不能像陸路那般只去往兩個國家便即回返, 而是要一路環遊幾十個國家。
單第一次航行, 就歷時近兩年。
當時戶部不少人背後說她傻,她雖然鬥倒了李郎中,但在戶部的地位還稱不上穩固, 如今親自隨船隊遠航,遠離京城權力中心, 一去就是兩年,離開的時間比在職的時日都要長了, 等歸來時, 誰還記得她?誰知道戶部會不會有變動, 這裡還有沒有她的位置?實在是缺乏遠見。
她拿了秀才的功名沒多久, 不如留在京裡繼續苦讀,考個舉人, 假以時日,有名師教導, 也許還能中個進士,得了一向最看重“正統”的文官集團的認可,從此仕途說不定會順暢許多。
但沈乘月堅持親自跟隨,這樁差事容不得差錯,沒有搞砸的餘地。何況對她而言,這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經歷。
船隊駛出港灣, 蕩起碧波萬頃,乘風破浪地向別國前進,她負手立於船頭,感受到海風裹著水霧撲面時,竟也有些抑制不住心下的激動。
而事實證明,沒有遠見的另有其人。
這趟海上貿易大獲成功,一批批的貨物從海上運出去,帶回了一船船的真金白銀,帶回了境外的稀奇玩意兒,繪制了最新的航海圖,以大楚的名義向各國贈送了禮物、建立了邦交。
她甚至請回了一些當地的學者與工匠來大楚拜訪,他們隨船隊而來,與大楚人互相學習交流,開拓眼界,還在京城留下了一座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作為友誼的象徵。
由於船隊出使途中還順便掃蕩了遊離於海上的盜賊,使附近諸國免得繼續經受侵擾,這些國家還派出了使團,向大楚的皇帝獻上了珍貴的禮物,令陛下龍心大悅。
走一趟花了兩年時間,卻讓沈乘月的官袍由緋紅換成了紫色,綢袍上繡孔雀,腰間飾以玉帶,正是大楚朝三品文官官袍。
這官袍原本是為男子設計的,但穿在她身上卻也頗為適合,一抬手一拂袖間,帶著幾分別樣的寫意從容。
兩年海上號令巨大船隊的經驗,波濤滾滾中指揮作戰力挽狂瀾,也讓她多了幾分說一不二的威勢。
她做了戶部侍郎,在戶部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如今各司聽命於她,當年那點齟齬早已沒人記得。
這升職速度,稱一句平步青雲也不為過。
三品官,可以稱一句“三品大員”了,尤其沈乘月手裡還牢牢地掌握著陛下極為重視且目前大為成功的海外貿易,即便京城有權有勢者多如過江之鯽,她在這裡也算舉足輕重了。
何況這場貿易中,戶部把京中很多有權有勢者都拉了進去,有錢大家一起賺,分紅極為豐厚,拿到真金白銀的權貴們,看沈乘月自然是怎麼看怎麼順眼。他們又還期盼著下一次她繼續帶大家賺錢,沒必要去得罪她,沈乘月回京後,堪稱是風頭無兩。日日有人邀約,今朝樓頭飲宴,明日打馬看花。
其情其景,不免讓沈乘月回憶起了當初她救了皇帝一命之事,那一次,沈府的門檻也差點被熱情的拜訪者們踏破。只是隨後沈瑕叛逃,沈家又門庭冷落起來。
如今她早經歷過起起落落,倒也沒有對此十分得意。她自己沒覺得生活有什麼變化,但人們待她顯然是不一樣了。
唯一的不美之處大概是要上早朝,沈乘月常常要灌一杯濃茶,再給自己一巴掌逼著自己起床上朝。
不過最近皇帝精力不足,倒也不是每日都有早朝了。
負責造船的工部得了賞賜,戶部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已經幾乎能與吏部一較高下了。沈乘月最近常常看到尚書在衙門裡晃悠,帶著壓都壓不下來的嘴角。
她望著戶部的匾額,想起當初迴圈裡自己劫了國庫,險些連累戶部全員擔責撤職,如今已是恍如隔世了。
沈乘月回京後,還參加了當年的秋闈,併名列前茅,取得了舉人的功名。
一直在外奔波,回來就能升官中舉,老天對她未免太眷顧了些,若不是科舉保持著嚴格的匿名,且主考官們德高望重,怕是有人要懷疑她作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