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每戶人家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就比喻說有些人家已然將石頭房子給拆掉了,而重新建起了兩蓋獨院小屋。
像這類人家,換房甚至說拆遷的標準是不同的。這些人戶,多數並不想要住進那些公寓型的商品房內,他們想要的是那種別墅性質的房子。而也有一部分人,本身家境也挺好,他們也就想折成現金的,也不想要換那種電梯商品房,也想要獨戶型的房子。
因此,顧漢東對此也是有分類的,第二期的農村別墅型房子已然正在開發之中,這類房子一般自己去裝修。
顧漢東之前就想過此事,他就想著讓父母住得寬敞點,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之下,給父母弄出一套這種獨院別墅型的房子給他們,只是還沒有去說。
顯然,顧青山和李愛蓮可能就想和以前的鄰居們住在一個小區之中,沒有這些想法。就像是李焉民一樣,雖然李晴近兩年都在幫著顧漢東工作,給的工資也可以,但卻用來還他的錢了。不是顧漢東要讓他們還,這對李家而言,欠錢更讓他們不舒服。因此,顧漢東也只得收著。
一個人賺了錢,就應讓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好,這是無可厚非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年輕一輩人有年輕一輩人的想法。
顧漢東所想,自己將家鄉建設好了以後,自己是否常住在這裡還得兩說,因此,他覺得有一套鄉下小別墅讓一家人住著,這已然足夠了。顧維維嫁不嫁都可以住在家中,一來自己不常在可以照顧父母,二來也用不著分家呀,那房子給自己留上一個房間,也就足夠了。
而對於甘家,就看他們自己的意願了,他們在源石鄉工作,想在這裡有一套住的房子。如果想住好點,顧漢東也願意貼點錢給他們,如果不想,弄個電梯商品房也行。不過甘家之事,他不想急著來,先處理好自己村的事再說,這是第一步。
而既然李焉民和顧老三提起了自己家的事情,顧漢東還是得找機會和家人溝通一下。
就在這個時候,排隊抽房開始了。
“漢東啊,我去排隊了。”顧老三對著他說道,然後他扯了李焉民一把。
“嗯,顧三叔,您先去吧,我和老焉叔聊點事。”顧漢東對著他們說道。
顧老三笑著點頭回應:“好咧。”
“漢東,你是不是又想說給叔弄個別院型的房子的事?”李焉民問起他來。
“嗯。老焉叔,我就想您住寬敞點。”
“本來我和你爸商量好了咱都住電梯樓,不過哈,漢東,你媽似乎....”
“我爸準得聽我媽的。”顧漢東笑笑。
“呵,你老焉叔我這輩子有電梯樓住就知足了,什麼獨院別墅,那都是浪費。”
“叔,您就聽我的。您不說我也是您的兒子嗎?兩家住在一起,以後可可也方便我爸媽一起幫著照顧不是?”
“你叔欠著你的錢都還沒還完呢。”
“錢啥錢,叔,那錢我都替您攢著,趁我現在還有點本事,您就放寬了心。這要沒您,我可能連大學也上不了,就算我能上大學,維維也沒得書念,我和維維都得感謝您。”顧漢東說的是真心話。
“說的啥話,你這孩子。”
“那叔,就這樣定了。咱以後還做鄰居,我將兩戶整成一個小院。”顧漢東笑了笑說。
“那維維不得也要一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