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酷暑正濃,可是石頭村的村民們一點也不覺得熱乎。因為第一批房子已經建成了,大家爭相著過來看房子。
這個時候,顧漢偉已經從工廠出來了,他加入了安保的隊伍當中,這支安保小隊的組長便是石沅村的李得。他正帶著一眾的隊員維護著大夥的安全以及現場秩序。
“顧總,給您水。”李得見著顧漢東滿頭大汗,遞了一瓶水過來。
“不用。李得,今天來的人太多了,你注意下大傢伙的安全。”顧漢東提示他一聲。
“知道,顧總。今天可比趕集還熱鬧,周邊村子裡的人全來了。”李得很是興奮。
“我也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你叫幾個人多弄些桶裝水來,搭幾個臺,多備一些一次性杯子,讓想喝水的人自己去取水,別讓大傢伙中暑了。”顧漢東再次提醒一聲。
“是,顧總。”李得應了一聲,立馬轉身朝幾個安保人員走去。
“維維,你過來下。”顧漢東叫了顧維維一聲。
“哥。”顧維維走了過來。
“按照簽字的順序來抽房,事裝修的分成一組,訂毛坯房的分成一組,你帶上幾個工作人員分一下工,不要亂。”顧漢東再次提示一聲。
“早就準備好了。”顧維維應著他。
顧漢東點點頭,這個場面實在太大了,之前從來沒有應對過,生怕出現一點批漏。
接下來是一個儀式的開始,顧漢東上臺講話。
他大概講了十分鐘,把自己建設家鄉的心願做了一個說明,也把自己有這個建設家鄉的機會做了一個闡述。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發展得好,如今大傢伙都能賺著錢了,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支援等等。
聽眾基本都是本地人,大家心有所觸,不說別的,顧漢東這一代人生於改革之後,他們上學後已然是九十年代,那個時期,村子裡沒有水泥公路,就是一條泥巴道,附近幾個村都只有一臺老式拖拉機。
那泥巴路被那拖拉機一壓,下雨的積水能漫過小腿。顧漢東他們上學,就是踩著那泥巴路去的。
顧漢東他們的上輩人還更苦,不過那不是一個年代。
顧漢東走過的路,比他小歲的妹妹顧維維依舊在走,甚至乎出生在千喜年左右的人對此都還有印象。至到2010年之後,國家才將村的公司鋪上了一層水泥。
不過話又說回來,村裡窮,那水泥路沒幾年又變得坑坑窪窪起來,村時人出行不易。
兩千年前,村裡戶戶人家燒柴火,連煤都沒有。後來才慢慢有些人家燒起了煤炭。
而今不一樣了,顧漢東新蓋的房子那些裝修好的,便煤氣化的。網線直通每家每戶,只要繳費便有流量,已然與城市不再有什麼差別,朝著社會主義新農村邁步了。
顧漢東在石艦村蓋房子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這裡什麼都有,商場,影院,ktv等娛樂休閒,超市,電信營業廳,銀行,快遞收發點等等一應齊備。
顧漢東還說石澗村那邊還在建醫院,學校,養老院及老年活動中心,大家已然知道。加上又在開發建設旅遊等,這一切讓大傢伙看到了美好的希望。
接下來是鄉鎮領導王書記的講話,公務人員健談一點,也講了分鐘。不過沒講什麼套話,其實也就是將顧漢東的話做出了某些總結,然後希望大家配合自己家鄉的建設和開發。
現場氣氛很好,掌聲不斷。
接下來是那些簽好字的人戶抽籤選房,因為全是電梯的,農村地域也寬,每一層的光照條件都很好,因此也沒有分高層與低層之分,而且每家每戶的戶型及面積大小一樣,無可挑剔。
每家每戶都出一個代表來抽,抽到哪個門牌就是哪一戶。
工作人員讓大傢伙排好隊,分成了兩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