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一個轉盤,上面有無數的傀儡,讓民眾自己轉,不滿意那就換一個,總有換到滿意,或者絕望的時候。
我給了你改變的方法,即便這個方法什麼都改變不了,但至少看起來,那是你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外界影響的,因為轉盤這東西雖然不是你們自己做的,但用的是你們的材料。
只可惜誰都懂的道理,唯獨車臣的上層並不能夠理解這個代表著什麼,他們本來就是一群狂熱的投機分子,現在他們距離投機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你和他們講道理?他們只會賭下去,近乎瘋狂的賭下去。
至少在國際輿論上,大部分國家都是支援車臣獨立的,用屁股想都知道,出於利益的關係考慮,沒有人會支援魯拉傑斯。該不會有人真的認為國家做事會考慮什麼人權人道吧?唯獨利益,是國家存在真正的理由。
當時世界各國都發表了譴責魯拉傑斯進攻車臣的輿論。
神聖帝國、瑞羅菲尼等西方大國要求魯拉傑斯“保持克制”,敦促“雙方和談”的呼聲越來越高,並且這些大國甚至還威脅要制裁魯拉傑斯。
可惜他們並沒有成功,魯拉傑斯政府高層堅持只有當車臣領導人,堅決譴責恐怖分子,並交出邪教頭目,才願意回到談判桌。
怎麼想車臣都不可能交出邪教頭目,因為他自己就是頭目之一,但車臣邪教的恐怖和殘忍,各國都知道,雖然他們嘴上仍舊要組織魯拉傑斯政府出兵,但是他們實在沒有進一步給予車臣方面更多支援的可能性。
你可不要小看了這份輿論上譴責帶來的影響,當時籌備戰爭期間,魯拉傑斯國內也已經有了是否需要選擇戰爭的時間,以及是否要再一次進行談判的呼聲。
說白了這群人就是被國外的勢力影響到了,好在莫麗卡公主組建的魯拉傑斯政府,迅速的做出判斷,同時也頂住了各方給予的壓力,以一種決然的態度,發動了對車臣的收復戰爭。
這場戰爭,至少對他們自己和車臣人而言,是絕對正義的戰爭。
再一次舉起酒杯的葉卡,嘆了一口氣。
“可你知道嗎,無論是戰爭期間,還是戰爭後,我們車臣人最痛恨的就是魯拉傑斯當局,還有不少人,不斷的試圖暗殺在莫斯科的那個普拉基米爾,大家都認為,這個人還是毀滅他們國家的元兇。”
“明明從戰爭的結果來說,可以避免你們成為殖民地?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好處,明明你們是受益者,卻還要記恨給你們好處的人?在這一點上,我可就不太能理解你們了。”
“沒什麼不好理解的,因為你不瞭解整件事情的全貌。魯拉傑斯軍方是車臣戰爭積極的推動者,因為在車臣獨立的過程當中,軍隊內部透過地下軍火貿易向車臣民族武裝輸送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而大發橫財,導致了大量軍備的蒸發,他們害怕事情暴露也急需要一場戰爭來掩蓋。”
“——”
“這才是那位莫麗卡公主急於收復車臣的真相,這是他們內部利益集團掩蓋事實的手段,而缺少了大量武器的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結果,你們也都清楚。”
“因為缺少大量軍備,所以導致了戰爭失利嗎?他們第二次就成功了,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麼想的話,這場戰爭的正義性,我還真不好下定論了。葉卡,你到底是為了什麼,才來到這裡的呢?”
“我來這裡的原因嗎?如果你想聽聽車臣的故事,我不介意和你說一點。看在好酒的份上。”
“我可是相當的有興趣,我也不介意聽到自己從未聽過的故事。”
提恩表達了自己願意聽後,葉卡·捷琳娜開始講述起了自己的過去。
那是一段超出了所有想象的,殘酷的歷史。
——
390年車臣。
第一次車臣戰爭,以魯拉傑斯的軍隊完全失敗而告終。
魯拉傑斯的整編戰鬥旅,最後只剩下一個軍官和九名士兵活著離開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
戰爭勝利了?可平民註定是失敗的一方。
葉卡已經分不清方向了,她也沒辦法從一堆漆黑的屍體中,找出自己的父母。
喬治亞人的城鎮,徹底的變成了廢墟,三百多個喬治亞人,也只活下來寥寥數個。他們是叛軍?不是,他們是無辜的平民,可他們被綁來用作威脅政府軍的人肉盾牌,他們被驅趕在第一線。
即便沒有辦法組織政府軍開槍,那也能夠擋一點子彈——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政府軍的槍,穿透力那麼好,也沒有想到政府軍對待他們這些平民沒有同情,更沒有猶豫,政府軍的槍口從他們出現開始,就已經對準了他們。
子彈穿過肉體,擊碎藏在這些平民身後匪徒的腦袋,那種聲音還真的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交響樂。
因為無論是平民,還是匪徒,他們都沒有哀嚎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缺少彈藥,缺少攻堅武器的政府軍,還是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了。
誰都看得出他們缺少巷戰的訓練,以及缺少對巷戰的研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