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塞莉敲了下椅子的扶手,起身開啟了房門。
“舞臺之上的光輝,你也看到了,這也許還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無論什麼樣的夢想,什麼樣的選擇,大也好,小也好,每個人都應該有用不同的人生,可如果真的什麼都是自己去找,那也太緩慢了,往往大家都是從父輩那繼承的意志和精神,因為這將會是促使我們前進的力量。”
“每個人嗎?我看我就未必了,大小姐你也未必,不是嗎?”
“每個人都是這樣,給予我們靈魂的不是世界,不是神明,更不是自己,給予我們這些的,都是父母,誰能否認父母帶給自己人生的影響呢?有好有壞,誰又說的清呢?”
塞莉笑了一聲,也不知道這笑聲是什麼意思。
看得出她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談什麼,塞莉是很少提及與家庭有關係的話題,何況她現在也做出了迴避的反應,提恩是既沒說話,也沒多想,就這麼跟了上去,至於其他的人——他們又能說什麼呢。
就和塞莉說的一樣,所有的父母,都存在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不犯錯誤,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沒有情緒。情緒少了不是好事,會讓人感覺冷漠,情緒多了也不是好事,會讓人感覺到過度。
也許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父母是一個好人,但這也只是自我的認知而已,可這也只需要你自我認知就足夠了。
別人說什麼重要嗎?別人怎麼看重要嗎?
人的惡意是可以被無限放大的,就像殺人犯的子女一定是人渣和敗類這種常規邏輯。這邏輯錯了嗎?絕對不,因為殺人犯就是一個人渣,而人渣除了教育出人渣之外,還有其他可能嗎?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是因為它是蓮花,而不是淤泥。
不要指望他人去理解你,也不需要他人去理解,這有什麼重要的?改變?有些事做了,發生了,那就不會改變。
強求認同,只會把自己逼入無盡的深淵。
“嘿——我想這些做什麼,我又沒有父母。”
提恩嘟囔了一句,可還是想起了過去修道院的日子。
那些修道院所謂的兄弟姐妹,現在都成了什麼樣子呢?成年後被踢出了修道院,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抱怨?憤怒?不甘?沒有的,不存在的,看提恩的樣子就應該知道,他們也不會有這樣的感情。
被人看不起又怎麼樣?誰會去在意他們呢?提恩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可以評論的點,因為他們就像是一窩老鼠,誰能說誰過的更好呢?
相比之下,被帶走的那個安,現在也成了一個大人物,而現在的提恩,也算有了一個不錯的未來,他們兩人和那些修道院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呢?
是從聰明點,還是愚蠢了點?只不過是運氣好了點而已,他們兩個都多了一個能夠教育他們的人,多了一個能夠給他們學習的環境。
——
都是運氣,沒錯啊,這個時代下,想要接受教育,真的需要運氣。
教育,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往往,這是沒有接受教育之人所意識不到的。
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路到底有多長,到底有多寬,更不知道,他們的人生應該怎麼走。
——
窮不是沒道理的,窮更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他們沒有獲取財富的道路,何況那條道路本來就是獨木橋呢?
沒有受教育的人,就相當於不會走的人,而本來出身就存在差距,這差距本就不是靠走——甚至靠跑都追不上的,可你連走都不會,怎麼跑?差距只會越來越大,人也只會越來越窮,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