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也不是傻的,瞧了他這個激動樣子,就知道手裡這玩意是真好吃的,忙不迭的都往嘴裡送,生怕掌櫃反悔了又收回去。
結果便是,只要是薯幹進了嘴的,沒有不掏錢的。
“掌櫃的,多少錢一斤,快給我來一斤。”
“我也一斤。”
“家裡人口少,給我來半斤吧。”
“二十文一斤,童叟無欺。”喬掌櫃笑得八字鬍都翹起來了。
他剛剛本是想看下貨的,卻是靈機一動又順水推舟了一番,誰知就這一招,竟引了人爭相購買!
“二十文一斤?”有人驚呼。
“怎的,二十文一斤還嫌貴了?”有人不屑。
“亂說,我是覺得便宜了!掌櫃的,給我來兩斤!”
場面突然一下火爆起來,後邊的林山同周合兩個是驚的嘴都合不攏了。
這薯幹他們掌櫃十文一斤收的,零賣不過十二文,怕價高了無人買賬。可這縣城喬掌櫃,只送了幾根試吃的,話都沒講幾句,便引了人來買,竟還轉頭就是二十文的高價!
二十文!
在松陵鎮都是能買上一斤多的肉了!
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看到的,兩人直能愣愣的被圍上來的人擠到一邊,縮回店外的馬車裡。
縣城就是縣城,他們個小小的松陵鎮真是比不上!
可如今,他們是就這樣先回去,還是等了喬掌櫃的忙完打了招呼再走?
對視一眼,兩人心裡都沒個主意。
無奈,只得等了。
而南自縣薯幹爆賣的同時,二李子村的村民也沒閒了,才商量了兩三日,就將建作坊的地盤給劃下了。
就在村後,靠了水力磨坊不遠,離最近的農戶家也就一里多路的樣子,方便大夥以後上工。
村裡沒有識字的,村長就讓沈凌來寫契書,待所有人都按了手印之後,這作坊籌建的事才算真的定下了。
之後便是打地基建個土坯房,再夯上一塊超大的晾曬場出來。
莊可卿不懂建房子的事,只叮囑了下需要多加灶頭大鍋,其他便沒管了,反正有村長和耆老們在,這事左右輪不到她操心。
只是她沒想到村民們對建作坊的事超乎意料的熱心,不管是家裡有沒有人要去作坊做工的,都是讓家裡男丁去工地上出了把子力氣。
“丫頭,我瞅了這作坊建好也就這兩三日了,你說村裡啥時候開始收番薯了?”
莊家的豆腐攤子還是每天支著,這回何嬸子可沒帶了醜番薯,而是熱情地往莊可卿手裡塞了籃像模像樣、理了清清爽爽的時蔬過來,一臉笑意的打聽這收番薯的事。
莊可卿當然知道大夥都盯著這個呢,且不說後面薯乾粉絲賣的咋樣,能不能掙了錢,只這鮮薯若能順利賣到作坊裡,那就是實打實的現錢,根本無需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