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乾的事還是在村裡傳開了,但村民們只是私下說說,沒閒的上了莊家的門打探。
人家都說了願意白教養稻田魚的法子,這已是天大的人情了。
他們這些個農民,大道理不懂,但也總不能臉面不要的,這會子見人出了什麼新鮮玩意,就又想著要分杯羹吧。
不過別管了村民私底下的議論,莊家這幾日卻又是在院裡掛了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
又細又長,白白透透。
要不是顏色不對,倒是挺像麵條。
有實在憋不住了好奇上來問的,只得了個“粉絲”的答案。
可“粉絲”是啥,誰都不曉得,人家忙的很,也沒得功夫給你解釋。
不過大家都在猜測,這怕不又是莊家那丫頭搗鼓出來的,只是不知是拿來吃還是拿來用了的。
莊家三口這幾日簡直累壞了。
紅薯粉絲實在製作不易,本以為這前面切塊磨漿都算是辛苦的,可真正到後面漏粉的環節才真是折磨人。
一手得高懸,另一手還得不停的勻速敲擊。就她自己平時做慣了農活的,都直呼受不了。最後還是沈凌包辦了這活,只讓她和娘顧著燒火和晾粉就好。
不過努力還是頗有回報的,自家現制的粉條剛做好,她們就做來嚐了,柔韌爽滑,同麵條是完全不同的口感,不管是下了骨湯還是用醬醋紅燒,都是美味的緊。
“阿凌,我想把這紅薯乾和紅薯粉絲的方法教給村裡,你說行嗎?”
莊可卿燒著火,同灶前還在敲粉的沈凌說。
這件事她已經想了很久了。
自家平時豆腐生意就已經紅火,三人忙不過來,如果再加上薯乾和粉絲,怕是成天從早到晚都不得歇的。
自己和娘倒是忙慣了的,可阿凌不行啊,讀書練字都是要花功夫的,他來年二月就要下場考試了,如何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瑣事上。
不是沒想過僱了村民來幫忙,只不過薯乾和粉絲的做法實在沒什麼複雜的,看上一遍就能學個九成。而且自家並沒有原材料的供應,只要有人腦子活絡些把方子學了去,做了來,就能賣的比自家價賤。
到時若是為了利益爭執起來,怕是之前積攢的些好名聲都要敗個乾淨。
不如就送了方子出去,只不過她是打算送給村裡,不是送給個人。
“你如何想的,去做便行。”
沈凌“梆梆”地敲著漏粉的竹筒,回答道。
“嗯。”
莊可卿低低應了聲,繼續燒火。
只剩最後一盆粉漿,漏完之後掛了曬上幾日便成了。
她還待再想想到底如何同村長爺爺說這事才行。
另一頭,錢老太卻又是聽說薯乾的事,在家坐不住了。
她咕囔著讓莊二往秦蔓枝家跑趟,無論如何要把做薯乾的法子討來。
“你之前不是還上門幫了她收糧麼,這都不算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