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
李嬸子的模樣十足神秘,她拉著莊可卿放慢腳步,輕輕說了聲:“那可是你三叔。”
“三叔,莊三?”莊可卿皺起眉頭。
她可明明白白的記得那日娘去了二房家回來的樣子,雖然娘沒說去三房,但看之後連莊大下葬都沒出現的這兩家人,她怎麼也能猜到他們的態度了。
自家侄女近在眼前都沒認出來,可見親緣淡薄到什麼地步。
莊可卿的視線落在前方那個和人說話的背影上,心中思忖著。
一旁李嬸見她皺緊了眉頭盯著莊三,怕她鑽了牛角尖,便拍了拍她的肩,“丫頭,可別多想了,你們雖是在一個村上,但分了家就不再一起過了,你們現在日子眼見的好,也不是該總想著過去的。”
這番話說的透徹,雖是心中不免有些意難平,但總歸那兩家人也沒做什麼妨害到自家的事。莊可卿略考慮了下便想開了。隨他去吧,只要以後不會看著我們日子好了又貼上來就行,否則可別怪她不給臉面。
出了村口,沒走多遠,混合了從其他村裡出來的村民,他們的趕集大軍算的上是浩浩蕩蕩了。
緊趕慢趕,路上劉阿叔怕她年紀小經不住累,想讓莊可卿上車歇會都被拒絕了。
“你揹著東西走的慢,等到那邊都沒得什麼好位子擺攤了。”知道這孩子要強,李嬸子說了個無法讓人回絕的理由,硬搶了她的藤筐放在車上,好讓這她走的輕快些。
村民勞苦慣了,比起種田,趕路實在算不得什麼辛苦的事,莊可卿這一路好歹還啃了一塊餅子,喝了點水,其他有的人可是餓了一路肚子的。
好不容易在晨光微熹之時到了松陵鎮。小鎮只有一圈低矮的圍牆,灰撲撲的,顯得有些破敗,大門口幾個衛兵模樣的人把守著,仔細檢查了每個人的東西,才肯放進去。
這時只見鎮外早就排了一長條的隊伍,多是等著進城的。有些人等不及了,直接在鎮外就擺了攤子,叫賣起來。
“每次這麼多人嗎!”莊可卿沒想到只是趕個集而已,竟還要排隊進城,照這陣勢,輪到自己的時候豈不是都要日上三竿了。
“當然啦,每次都是這麼多人的。”李嬸子站在後面排隊,她壓下憨娃因為好奇鑽出藤筐的小腦袋,囑咐孩子不要亂跑,小心被壞人抓了去。“這大集一月才有一次,可不人多麼。”
莊可卿見每個進鎮的人除了要被翻看行李之外,還要繳錢,便找了個由頭,把放在筐底用布袋並荷葉包起來的銅錢全部揣身上,免得被衛兵翻出來,白白露了財。
隊伍看起來長,實則看查的速度很快。沒一會就輪到他們,待被檢視了藤筐和板車,交了一文錢的進城費,幾人便被放進了鎮子。
松陵鎮同戴國無數個縣下的無數小鎮相同,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說沒什麼高階的酒樓茶肆,但要吃個小吃點心,買些飴糖果子,也是不費什麼勁的。
莊可卿雖是前世在繁華的大都市生活過,但穿來也不少年了,記憶總歸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在一眼就能望到頭的村裡呆久了,現在這古樸的小鎮對她來說也是別有一番趣味。
“劉阿叔,您打算在哪兒擺攤?”她想趁著早上東西新鮮,把要買的東西辦齊了,便同劉阿叔商量代賣的事。
“我就在這,不走遠。”劉阿叔早就找了個同是賣農具的攤子,把自己的東西放在一邊,蹲了下來,等著生意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