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知道梅香想求什麼,便不再問,說:“能見到吧,不然的話他怎麼能,記錄在銘文上說了,這鏡子能通鬼神嗎?應該是能見到的,不然的話不會這樣寫,寫了的話就肯定能見到……”
梅香說:“那就好,如果能見到菩薩,那就太好了,可是表少爺,他有一事相求,不知道該不該說……”
畢竟剛才的事情已經引起大家的不快,而且惹得大家都吵來吵去的,那小姐和表少爺兩個人都也是很難堪。自己,現在如果是再說出來的話,恐怕會惹人不識,還是問清楚了再說。
林子軒笑道:“呵呵,到底什麼事情呀?你想說就說呀?梅香姐,一直都這麼客客氣氣的,有什麼話就說好了……”
梅香說:“表少爺,既然說能問,那我想問問這鏡子不是說能通靈,能看見鬼神嗎?……”
林子軒笑道:“嗯,確實是這樣沒錯……”
梅香說:“那這個鏡子能不能看見鬼呢?”
如果這樣的話,我就可以看見死去的雲雀兒了!
林子軒說:“呃,既然說是能通靈,能看見鬼神,那就肯定能看見吧……”
這丫頭果然想看見雲雀兒……不過他不說出來我也不惹他,免得大家都有傷害,剛剛壓下來的事情,不想再去提了。
銀心聽出來梅香到底想做什麼了,但是銀心自己也想知道,知道這鏡子到底有什麼神通。
銀心說:“表少爺,這鏡子,居然被吹得神乎其神,那這鏡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到底是不是像他說的那麼厲害嗎?”
林子軒笑道:“哈哈哈,你這可就把我給難倒了,我還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這個作用,但是確實是那樣說的呀,不過我覺得如果說是名額上有那樣說的話,說不定還真是有那樣的作用,畢竟某些事情是用科學解釋不了的,就算是科學解釋得了,那也不見得是真實的情況,有時候眼不見,怎麼能說得清楚呢?除非是眼見為實。或者說這鏡子如果真的是那樣的神奇,也說不定它會在有緣人那裡得到證實呢……”
銀心說:“那就搞不懂了,一個小小鏡子居然這麼厲害……”
林子軒說:“搞不懂這些”時至今日,道教文化與民俗融合日深,如果仔細觀察,我們還會在生活中時常發現有人將鏡子懸掛在門上、窗前等等,以起到鎮宅避邪的作用,正如古代文獻中說的那樣,“鎮宅神以埋石,厭山精而照鏡”。”
英臺說:“我覺得,所謂通神,並非見到神仙那麼簡單,其終極目的是役使鬼神,無所不能。我覺得還是為了宣揚他自己的法術有多厲害吧,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
銀心說:“如何達到能通神呢?小一點的鏡子就達不到這種作用吧?”
林子軒笑道:“還別說,這個還真是有記載啊,首先需要一面九寸以上的大鏡子……”
銀心說:“為什麼不是其他尺寸,就是這個九寸的尺寸?”
林子軒笑道:“這個很好理解,在中國古代的數字崇拜中,九是最大的陽數,代表最崇高的形象。修道之人需要將道家諸位神仙的形象、名號默記於心,潛心在這面神聖的鏡子前靜坐7天,方有可能見到神仙。”
英臺說:“你剛才說的這樣神乎其神,那為何現在的鏡子都去通靈了呢?”
林子軒說:“這就不得不提西方人對鏡子的態度了。在無數關於鏡子的禁忌中,最令人膽寒的莫過於午夜不能在鏡前梳頭,否則會招來惡靈。的確,漆黑的屋子,明滅不定的蠟燭,鏡中看不清面龐的人影,很是嚇人。可仔細想想,這不和中世紀的水晶球占卜一個套路嗎?心理學認為,人的安全感來自於對外界的掌控。可人類早期能d住的東西寥寥無幾,於是才有了巫術。瑪雅人的傳說中提到,人類的四位始祖慧眼識萬物,令神非常驚恐,趕緊剝奪了他們的視力,“如同在鏡子上哈了口氣”,他們只有環視四周時,物體才清晰可辨。”
銀心笑道:“確實外國人的把戲……”
林子軒說:“為了能再次觀過去未來,巫師們轉而向鏡子尋找答案。繁縟的咒語、神秘的圓符和星芒符、燭光和對鏡子的特殊處理,一切都瀰漫著神秘的氣氛,他們凝視水晶球或漆黑的鏡面,相信自己能看到肉眼凡胎不能見的東西。洩露天機總是要遭受懲罰的,魔鬼便是鏡子占卜的副產品。許多關於鏡子的迷信便始於此時。比如不能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照鏡子,不然魔鬼就會附體;吸血鬼和巫師的影像不會出現在鏡子裡,因為他們沒有靈魂。在俄羅斯作者茹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中,美麗的少女斯維特蘭娜於平安夜獨自拿著鏡子占卜;結果原本應在他鄉的未婚夫突然出現在她面前,臉色慘敗如死人,一言不發便抱她上馬而去,最後來到一座墓地,要帶她進去。總的來說,西方的鏡子背後似乎總藏著一股黑暗力量。假如說中國的鏡子通常是寶鏡,那他們的鏡子則是不折不扣的魔鏡。”
英臺說:“那中國的鏡子呢?”
林子軒笑道:“但無論是寶鏡還是魔鏡,溝通的都是人與人的自我意識。正如法國學者博奈在《鏡子的歷史》中認為的:鏡子“既能展現世界,也能扭曲和隱藏某些部分。你注視著鏡子,而映象操控著你的意識。”
銀心說:“可是我就是理解力有點差,我就想不到這鏡子為什麼就能找得出來這些異類的形象呢?我想不到,或許是有什麼高人,用過的?還是用法術祭練過的?”
林子軒笑道:“妖怪被鏡子照出原形好理解,就是鏡子實際功能的昇華。但它們畏懼鏡子卻絕非是被自己的真容醜哭,而是鏡子有反光的作用。自古以來光都象徵著太陽與生命,鬼怪來自見不得光的陰間,被鏡子一照自然得逃之夭夭。漢代銅鏡銘文中常見“昭明”二字,既取意“內清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