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說:“看看我們表少爺,說什麼都這麼有理……”
小菊說:“表少爺說什麼都有理,我們小姐難道沒理,有些人就會狐假虎威,說的好像都像是她自己說的一樣,但是自己說說這有道理的事情我們也聽一聽,何必總是躲在表少爺的身後……”
銀心說:“哎呀,你們這兩個小冤家怎麼說著說著又吵起來了,一會兒不吵你們心癢癢的慌是不是呀?”
小菊說:“哼!就是看不慣某些人在這裡說三道四,討厭人的很……”
紫竹說:“哎呀!像某些人就厲害的很,某些人懂得多呀,也不拿個鏡子照一照自己是什麼檔次,還在這裡說我,我們彼此彼此差不了多少……”
林子軒一見勢頭不妙便笑道:“呵呵,鏡子可非同一般
鏡子,可謂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即使再不修邊幅的人,家中也總會擺放一面鏡子,而愛美的小仙女們更是要時不時從包包裡掏出鏡子理理雲鬢貼貼花黃。傳統文化中,鏡子也被賦予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例如唐太宗那句流傳千古的名句: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英臺笑道:“哦?怎麼個不一般?就是一個鏡子也有什麼了不起的呢,再說了這古代的鏡子,都還照的模模糊糊的,我來到古代之後還沒有用於上,一個好鏡子,能把人照得清清楚楚呢……”
林子軒笑道:“在很多仙俠神話文藝作品中,鏡子也往往是重要法寶之一,例如咱們吃瓜群眾耳熟能詳的“八卦鏡”、“照妖鏡”等等,實際上,鏡子之所以還被賦予了這些神奇的屬性,和道教文化關係密切。”
銀心笑道:“除了說照妖鏡,也沒聽說過,歷史上真的把鏡子當做照妖鏡了?”
林子軒說:“你還別說,還真是有……”
英臺說:“是嗎?例如呢?”
林子軒說:“例如,在東晉高道葛洪祖師的描述中,進入人際少見的深山老林很容易招致妖邪,“太華之下,白骨狼藉......入山而無術,必有患害”。那普通人該如何防範呢?”
英臺說:“普通人該如何防範呢?”
林子軒說:“葛洪祖師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帶一面鏡子:“又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託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爾”,可見,“照妖鏡”這一說法源自道教祖師葛洪。”
英臺說:“樣子還真是有這麼個典故呀!但是,“照妖鏡”僅僅能夠讓妖邪顯形,葛祖又為何說帶面鏡子便可以辟邪,難道是因為妖邪被自己丑醜的樣子嚇到了?”
林子軒笑道:“哈哈哈,當然不是,這就要再說下鏡子在道教文化中的第二個作用,那就是,反光。嚴肅點,別小看這個反光。”
英臺:“我去,反光,這也行?”
說這是反光,能把這妖怪都給反光嚇跑了,那打死我我也不相信呀,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哄小孩的。
銀心說:“呵呵,我也不相信……”
林子軒說:“你們還真是別不相信,自古以來,光都象徵著陽氣與生命,各種妖邪被鏡子一照自然得逃之夭夭,如漢代銅鏡銘文中常見“昭明”二字,即取意“內清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可以說,鏡子巧接反光以達到辟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