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心心想英臺,怎麼今天這麼怪呢?來到這葫蘆裡就變成了這樣,本來就怪怪的,結果又遇上這種事情,這個男人不的問話的聲音到底是從哪傳來的?為什麼看不見人影子呢?這莫非是真的走到了一個恐怖的世界裡了?
“哈哈哈,姑娘莫要害怕,我不是這裡的聰明,只是看到兩位姑娘孤身指引,來到這桃園,便想要引姑娘到我們村裡喝一杯桃花釀而已,並不惡意,姑娘且放心,隨我來?”
英臺和銀心嚇得渾身哆嗦起來,感覺身上的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哪裡還敢回頭看看到底是聲音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
其實她們倆只是被自己恐怖的故事給嚇到了,根本就沒有回頭張望後面身後是否有人。
英臺說:“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先報上名來,你贏我們去喝什麼桃花呢?莫非是想毒死我們?還是想把我們灌醉?”
銀心說:“他就是把我們灌醉,我們也是個八九歲的小孩子,他能幹什麼呀?”
英臺說:“你先對我瞅瞅,看看我們倆已經是不是變成大人了,嗯,真是睜眼說瞎話呀,我們每次走到這些葫蘆裡就變成了大人,出去就變成了小孩,完全就不是一樣的好嗎?”
銀心這時候朝英臺和自己看了一眼,果然自己和英臺兩個人都變成不一樣的少女的樣子了,哪裡還是個小女孩八九歲的樣子呢。
銀心說:“呀,我們倆真的變成大丫頭了,這倒怎麼辦呀?這到底是鬼還是色狼啊?”
“哈哈哈哈哈,沒想到世上還有如此可笑之人,兩位姑娘也是我見過最有意思的人了,居然被我一個山民給嚇得成這樣,這可真是世間最有意思的事情了,你們何不回頭看看我是人是鬼,再做決定呢?”那疑似男鬼又笑道。
這笑聲狂妄的彷彿在嘲笑英臺和迎新兩個人膽小如鼠的作風。
英臺心想這傢伙居然說讓自己回頭看看他,莫非我們只是太害怕了,並沒有回頭看看這人到底是誰,說不定是附近的村民呢,但是這個葫蘆裡的村民不都是精靈仙子的嗎?都是見過我們的,為什麼這個人他沒見過我們呢?
英臺心想就算死也得死個瞑目,不管怎樣自己也不能這麼膽子小,先轉身看看他到底是誰在說。
英臺回眸一看,好一個英俊瀟灑的小哥,英臺說:“半天是你啊,你怎麼這麼嚇唬人呢?我們說是個膽小如鼠的人,早都被你嚇得三魂七魄,不知道跑哪去了!”
那小哥笑道:“我也沒有故意嚇唬兩位姑娘啊,對了,我是這村裡的村民,叫我陶笛就行……”
英臺說:“哦,陶笛這是哪裡呀?”
銀心也緩過神來說:“英臺這人是鬼不?”
還不等英臺回答,那陶笛的小夥子笑道:“這裡是桃園……”
桃園,這個葫蘆山上最為古老的村落,蜜桃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依山而聚的村莊,辛勤勞作的果農,還有閒庭信步的遊人們,共同構成了情趣盎然的農耕生活情趣圖。每逢陽春三月,這裡的桃花萬樹競放、燦若雲霞,十分壯觀。種桃,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體驗的一門生活。
穿行在山間小徑,嬉笑在綠樹紅花叢中。從數千年前的夸父逐日開始,人們就對桃花有著某種圖騰式的尊崇和喜愛。經歷了寒冬臘月的人們,卸去了厚厚的棉襖,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在遍佈山野的桃花中扮演著春天的信使。《山海經》中有:“夸父與日逐走……棄其杖,化為鄧林。”看到那些怒放在低矮山丘上的桃花,人們充滿著無比的喜悅和敬仰,滿臉痴狂的流連在桃花叢林之中,如同想起了當年夸父所遺棄的那棵手杖。如今的手杖已經是萬畝桃林,粉黛天地。
種桃,賞桃,品桃構成了這裡的人們的所有生活,每年的三月,這裡的人們就會忙碌起來,他們要開始忙碌,將與綻放的萬畝桃花共同構成一副色彩鮮豔的畫卷。古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代的人們對於江湖酒家的生活是非常向往的。而陶淵明的那首《桃花源記》,更是把桃花與山野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一顆桃樹,從播種到枝繁葉茂,到開花結果要有兩三年時間,四到五年才會進入盛產期,因此任何一朵鮮豔的桃花,所蘊含的風月秋華,都非一朝一夕。
每當清晨時節,採擷桃花中最為精緻的那些花蕊,將其研磨成粉,與上等的原漿基酒融合,便封存起來,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日,花蕊之味浸透漿液,色澤清潤透底,如粉玉融化為水,令人忍不住就想要喝上一喝。當酒入杯,味入喉,那種沉澱在歲月中的醇香,便是浸透心脾,美曠怡人。這裡就有很多人家,家中均擺著桃花釀,有朋自遠方來,喝一杯桃花釀。有喜慶之事到,喝一杯桃花釀。
《神農本草經》載:“花三月三日採”,真正好的桃花蕊,恰好是清晨第一滴露水滑落的時候,這個時候採摘的花蕊才能集天地之精華歲月之靈性,與瓊漿玉液搭配,才可能產出最好的桃花釀。這是歲月最好的饋贈,是這座山脈給精靈們的福贈,他們千里而來,在這裡繁衍生息,大自然給了他們桃花,給了他們好酒,他們要慶祝,要暢飲,要抒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那半含苦澀半含微甜之感的桃花釀,正是他們歡慶一年花開憧憬一年豐收的首選。
不管《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說的是誰,也不管“投之以桃,報之以瓊瑤”說的是什麼故事,當桃花溶化入酒,那種味道,便是陽光的味道,是山的味道,是風的味道,是時光的味道,更是生活的味道。這所有的情感混合著那些傳承千年的傳說,桃花之美混合著原漿之醉,無時不刻都在挑逗著人們的神經。“彌子暇有寵於衛君,食桃為甘,不盡其半唱君…”千年前朝堂之間的那些刀光劍影,終抵不過那“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的瀟灑,當人們開啟追逐自由的旅程,看完了桃花,喝一壺桃花釀,總會讓人們卸下緊張的情緒,讓心情放開一點點。
喜歡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請大家收藏:()穿越成英臺,帶著山伯逃婚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