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軒想了想,乖乖點頭,“娘,做柿子餅吃。”
這孩子,在藍怡做的水果乾裡,最喜歡吃的就是柿子餅,藍怡想了想說道:“好,咱們到家柿子應該還沒有摘完,娘給你們做柿子餅。”
說完,她又對賈氏解釋道:“瑤姨,咱們家種牡丹的山坡旁,我去年秋和今年初移栽了不少樹,今年也結了些果子,咱們回去估摸著柿子和紅果子還有些。”
北溝村民風淳樸,有主的樹木出了小孩子們笑鬧著摘幾個打打嘴,大夥是不會摘的,畢竟山裡還有不少野果,所以藍怡並不擔心山上的果子被人摘了去。只是,王二叔一家可能已經幫她摘了收起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賈氏笑的溫柔,“柿子餅我也做過,回去後咱們一起上手,也快著呢。趁著最近日頭好,曬出來收著,冬日給孩子們吃。”
文軒一聽要做柿子餅,抬頭“吧唧”親了賈氏一口,“姥姥真好。”
賈氏露出慈祥的笑容,精緻秀氣的五官越發柔和,與藍怡在王家見到的木頭美人有了很大差別。前幾日孩子們這樣叫她,她還是戰戰兢兢的不敢應聲,但藍怡是真的尊敬她,周衛極等人也沒把她當外人,所以她這兩日也就漸漸放鬆下來。
透過鄭氏,藍怡曉得賈氏的親事也是周老夫人做得主,嫁給王家的一個有頭臉的管事,不過她的丈夫在她過門一年多就病死了,賈氏也沒有給他生下兒女。賈氏的婆婆潑辣,待她十分苛刻,賈氏不堪折磨,原本活潑機敏的性子漸漸變得木訥不語,後來周老夫人實在看不過眼才又將她叫回去在身邊伺候。賈氏感激周老夫人,對她忠心可表,漸漸成了周老夫人身邊除了周婆子之外的第二心腹,又有了幾分臉面,只是這性子卻再也沒有開朗起來。
她現在打扮樸素,頭髮一絲不苟地挽著,以一根銀簪固定,臉上不施脂粉,素面朝天,聽著文軒叫她“姥姥”,目光柔和中帶著幾分感動和淚意。
“姥姥,寶寶要騎馬”
賈氏心早就醉了:“好,咱們帶上帽子,去騎馬,可說好不能跟小舅舅騎,他自己個兒還沒騎利索呢。”
文軒咧嘴笑得開心,以一副終於得逞的笑容看著哥哥。
藍怡滿臉黑線,這熊孩子,才幾日功夫就把賈氏哄得團團轉了。都說隔輩親,賈氏的年紀放到現在也就是談婚論嫁的年紀,但是在大周,卻已經到了當祖母姥孃的時候。大周的女兒十二三議親,及笄成親,一般十五六也就有了孩子,三十歲左右當上奶奶也不怪。藍怡想著自己嫁給周衛極十幾年後,還不到三十歲,有一群孩子圍著自己奶奶姥娘叫的場景,覺得毛骨悚然,這太難以接受了。
不對,她可能要更早。現如今十五歲的她,已經有了六歲的宇兒和三歲的文軒,等到再過十年,宇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沒準,她二十五歲就要當奶奶了……然後,以此推斷,她四十歲時,就能當祖奶奶呢。四十歲,四世同堂……這四世同堂,是不是太容易了些……那六十歲時,她就真的兒孫滿堂了吧……
藍怡又開始走神了,宇兒見姥姥給弟弟戴帽子,趕緊抬頭晃晃孃親的衣服,“娘,宇兒也去,宇兒要讓二伯抱著。”
藍怡回神,輕輕點頭,宇兒歡快地將腦袋探出車窗,“姥爺,二伯,我和弟弟想騎馬。”
王承德和周衛極從後面趕上來,一人接了一個放在身前護著,刀無鋒見了便拉馬到車隊最後壓車。
“小舅舅,你怎麼不唱了?”宇兒對前面的王春榮喊道。
王春榮咳嗽一聲,“小舅舅累了,歇會兒再唱。刀大哥,你來一首吧?這一路上可就你沒唱過了!”
刀無鋒沉默少語,很少跟著王春榮和王林遠一起胡鬧,此時見他又起鬨,卻也忽然來了興致,清清嗓子唱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沒想到,刀無鋒有副唱歌的好嗓子,藍怡聽著這悠遠的調子,似乎真的見到了那寬闊的大草原,忍不住跟著輕哼起來。
周衛極抱著宇兒,見藍怡柔美的面龐因刀無鋒的小調而陶醉,有些不高興了。
真的比自己唱得好聽麼?
“桃兒,累了麼,咱們再趕一會兒路,天將晚時就能到下個城鎮。”(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之寡婦丫鬟請大家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