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已是深秋,日短夜長,但是這一路天氣晴好,並沒遇著風雨阻程,一行人每日天亮啟程,中午尋地方落腳吃飯,天黑再投宿客棧,雖然馬車速度並不快,但九月二十三這日後晌,也就進了黃縣地界,到達黃縣城南。
周衛極拉馬停住:“岳父,我與無鋒先進城。到此也就安全了,讓林遠帶著你們回去,再不過半個多時辰就能到北溝村。”
王承德點頭,周衛極與藍怡定親的事情村裡人並不知曉,若是一同回去難免會有閒話出來。
王林遠抱拳道:“二哥,刀大哥,你們放心,交給我了。”
接下來,就是藍怡走了無數次的路,閉著眼睛也能摸回去。
宇兒和文軒到了這裡也認出路來,待到馬車轉過山坳,遙遙望見村莊時,宇兒和文軒興奮地大叫。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這首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路上藍怡剛剛教給兩個孩子的,宇兒和文軒兩人記性極好,已能通篇背誦下來。聽著他們稚嫩的嗓音唱著這樣歡快的詩句,藍怡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她,終於回來了。
這裡,才是她真正有所歸屬的家。
村裡人都在村邊的田地裡忙活著,見著藍怡他們前後四輛高頭大馬車過來,都直起身捶腰擦汗看著,待發現王林遠時,便知道是林山媳婦帶孩子探親回來了。
“林遠,是你大嫂回來了?”村裡人嗓門大。遙遙扯著嗓子喊道。
王林遠也揚聲應道:“是啊,三德叔。”
“回來就好啊,這一走也快倆月了呢。你爹孃在村東的山坡上呢,我這就給你們喊去。”
“三德叔,不麻煩了。待會兒讓孩子們跑一趟,快著呢。大哥沒回來,您這田地裡忙不來就招呼一聲啊。”
趙三德笑著點頭。他的兒子進城學手藝。兒媳又剛給他添了孫子,今年田裡的活都是他們老倆忙活,累卻充實。
藍怡也衝著村邊的幾個人點頭打招呼。
二叔家的大門鎖著。王林遠直接帶著馬車到藍怡家門前。藍怡下車取出鑰匙開啟大門,讓馬車依次進入。
院內一切如常,似乎她們三人從來沒有離開過。
宇兒和文軒跳下馬車滿院瘋跑,家裡的雞和鵝都叫了起來。藍怡露出微笑,她種在菜園裡的白菜已被二叔二嬸收了。整齊地碼在窗臺下,沿著牆爬滿的金銀花和架上的葡萄藤綠葉還在,井邊的老槐樹褪去大半綠衣,顯出深秋的蒼涼大氣。
王春榮打量著院子。滿意地點頭,“小妹,你這裡瞧著可不錯。”他抬頭向東鄰望望。周衛極的院子也只能見到一棵高大的梧桐樹,瞧不見房頂是否已經破敗。
王承德卻不這麼覺得。這房子看著也太老舊了些。
藍怡笑著說,“多虧了二叔他們幫忙打掃,否則兩月沒人住,雜草也該老高了。”
“這都是大嫂平日裡勤快,將院子收拾的齊整,咱們也就抽功夫掃掃地罷了。大嫂,你先將東西歸置歸置,我帶著孩子們出去尋爹孃回來,這會兒子功夫他們該還在山坡上收拾牡丹呢。”
藍怡點頭,開啟堂屋的門鎖,屋內也沒有積攢多少灰塵。
王承德招呼幾個車伕幫忙把馬車裡的東西搬進屋,這麼多的東西,藍怡乾脆讓他們一股腦地放在了東屋的地上,等著她有空了再收拾。
待車伕走後,王林山的二叔王民善帶著一家子老少進了門。
藍怡趕緊上前見禮,又給二叔和王承德父子相互介紹後眾人到了堂屋內落座,王家父子深躬到地,感謝二叔幫著照料藍怡母子,眾人自然是眼淚汪汪地敘說離別之苦和團聚之樂。
二嬸李氏也與賈氏相互認了親,笑著吩咐道:“別隻圍著說話了。讓孩子們自個兒玩去,老二,你去打水將廚裡的水缸填滿,昨日你爹剛刷過水缸,乾淨著呢;老二家的,你取柴火燒些熱水給親家們泡茶;老三家的,你幫你大嫂把屋裡的被褥抱出來曬曬。收拾好了咱們趕緊回去做飯去,你大嫂他們一路回來又渴又餓的,都利索點。”
眾人聞聲而動,李氏拉著藍怡的手說到:“老大家的,你們坐車累了,趕緊進屋歇著,我先去周老摳那稱幾斤肉回去做飯,待會兒你帶著你爹和大哥他們過去吃,今晚就別做了。”
藍怡點頭,心裡有些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