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哭不鬧,孃親和哥哥和他商量好今天下午他們出去縣城裡給他買好吃的,明年他大了也一定帶著他去。
劉氏來的時候穿著一身新衣服。頭上貼著金紙剪成的花勝,這金紙或花布剪成的各種花盛自初七人日之後村裡的婦人們便都戴在了頭上,直到今日還戴著。藍怡瞧著倒比重陽節眾人簪菊花時要順眼不少。
林遠夫妻跟李氏和藍怡打過招呼。林遠去套牛車,劉氏則將二妞妞交給李氏帶著。
李氏叮囑道:“送子娘娘那裡。你們要多燒幾柱香。”
劉氏羞澀地點頭,她也希望第二胎能懷個兒子。藍怡這才知道這對夫妻今日是專門去給送子娘娘燒香的,難怪不帶著二妞妞一起去。
寺廟在縣城北邊,林遠駕著牛車第一站便是去往廟裡燒香。藍怡瞧著寺廟四周各處的街道都是賣東西的小攤販和來逛街燒香的人。說是廟會,其實也就和平日的集日差不多,只是賣香燭的多些,很多人都買些去廟裡祈福許願。
“大嫂,這些給你。”林遠擠進去,帶著四包香出來,遞給藍怡一包。
藍怡搖頭,她沒什麼想燒的,只是過來湊個熱鬧。
“大嫂,我們倆得給佛祖菩薩燒香,沒一個時辰燒不完的,你和宇兒怎麼辦?”劉氏知道大嫂不想去燒香,便直接問道。
“咱們分開逛吧,我帶著宇兒四處看看,咱們酉時末在牛車那裡碰頭,一起回去就成。”
王林遠見宇兒拉著大嫂的手東張西望的樣子,便點頭:“大嫂,這裡人多,你抓好宇兒莫走丟了。我看,實在不行你們就等等,待會兒咱們一起逛逛?”
藍怡搖頭,人家夫妻兩個好容易有機會一起出來逛個廟會,她和宇兒兩個大小燈泡沒必要陪著。
四人分開後,藍怡抱著宇兒擠進廟裡瞧了瞧,廟內院子足有三進,人多擁擠,每個泥菩薩面前都有善男信女磕頭燒香,許下各種各樣的願望。這般景色除了服裝不同,與現代的廟宇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她也就帶著宇兒出了廟門到廟會之中閒逛。
宇兒拉著孃親的手,每處都瞧著好奇,他興奮地和孃親分享自己的新發現,連帶的藍怡也覺得廟會好玩起來。
二人逛到晚飯時分,找家乾淨的小店點了兩碗酸菜水餃。藍怡沒有想到酸白菜已經開始這麼普遍地出現在各處,古人的腦子當真是不慢的。
在小店裡,藍怡母子碰到了趙中選,不過今日和他在一起的不是皮侯和胖子,而是他的孃親。
趙中選的孃親與李氏差不多年紀,見著藍怡母子也是一臉喜氣。
“三兒過幾日要跟著商船出去跑買賣,我今日帶他來求個平安符保平安。”老太太拉著自己的兒子,不捨又驕傲,趙中選則規矩地坐在孃親身邊,只敢用眼神偷掃一眼對面的藍怡。
藍怡說了幾句恭喜的話,便帶著宇兒離開。
趙中選這次是跟著花家的商船出去,藍怡真心希望他們會平安順遂,早日歸來,讓這全心期盼兒子有出息的老婦人能夠得償所願,讓這回頭的浪子能安家立戶。
天色漸黑之後,燈籠都被點燃,縣城的主街道兩旁都是觀燈之人。
藍怡帶著宇兒邊走邊看,長長的龍燈被人抬著來回穿梭,望不見頭尾;一串串寫著六畜興旺,福壽綿長,招財進寶等紅色大字吉祥話的燈籠寓意美好;漂亮的花燈上繪著諸如嫦娥奔月,五子拜壽,有鳳來儀等吉祥圖畫,滿眼喜慶……
母子倆都興致勃勃地看著,先買了能在水上放的船燈,學著大家許願後放在河水裡,看它承載著諸多願望慢慢飄走。
隨後,便是猜燈謎、看花燈了,這是上元佳節的重頭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藍怡記得哪個朝代的一位詩人做過一首元宵節眾人逛燈市、猜燈謎的詩:“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
此情此景,可不是如此麼?
掛出來的燈謎大多難不住現代見慣各種刁鑽燈謎的藍怡,她自己並沒有逐個去猜,而是挑些簡單的燈謎給宇兒猜。
比如“弟兄五六個,圍著圓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打一蔬菜)”;“身穿小黑襖,尾巴像剪刀(打一鳥類)”;“行不得也哥哥,友人離別把它賀打一動物)”等。
很多宇兒平時聽孃親說過,猜對了好幾個,得了幾盞小燈籠和其他小玩意,興奮的小臉通紅,直拉著孃親讓她每個燈謎都念給自己聽。
藍怡儘量帶著他在人少的地方猜著燈謎,當然,也只是相對人少而已。
“梁秀才猜出那個無人能知的燈謎啦,咱快去看看。”人群裡忽然有人喊起來,叫嚷著讓大夥往前擠。
人群開始向著一個方向擠去,藍怡母子正在人群中間,被人流帶著向前走。藍怡本就個子小,只得把宇兒抱在懷裡,費力地撐住身子慢慢向著路邊擠去。
後邊人群又一陣推擠,藍怡撐不住身子,眼看就要摔到,將她急得大叫一聲。(未完待續)
ps:感謝雨勤的粉紅票,感謝奇蹟一生123的平安符,感謝冰冰u一如既往的支援。
今日是植樹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打算去種樹呢?小藍刨坑種了個核桃,看看它能不能發芽。話說我對核桃芽要怎麼鑽出來一直很好奇的。
喜歡穿越之寡婦丫鬟請大家收藏:()穿越之寡婦丫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