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垂拱殿內。
三司使韓絳和鹽鐵副使蘇轍再次來到趙頊面前。
二人看過趙頊的攤丁入畝之策後,幾乎是夜夜難眠。
此策,打破的是千年來的稅法、是大宋祖制、是延續了上千年的土地兼併頑疾。
是一場傷筋動骨的改革。
這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地主階層。
稍有不慎,便會讓大宋陷於大亂。
但好處也很明顯。
若能成功,不僅可以加快百姓免於饑饉之患的程序,而且還會降低更多的階級鬥爭與利益鬥爭。
簡而言之。
此法策乃是在削弱商人士紳的利益、擴大百姓與朝廷的利益。
這是朝廷與官員商賈爭利,而有惠於民。
二人思索再三,從朝廷利益、江山穩固的角度出發,最終決定幫助趙頊施行此策。
三司使韓絳率先開口道:“官家,臣經過反覆思考,認可官家的攤丁入畝之法,而若要將弊端降到最低,臣有以下三個策略!”
“其一,此策絕對不能由官家提出,而應由三司提出。”
“其二,此策執行的最大難度,在於如何得到百官認可,據臣得知,王介甫和司馬君實也有策略,不如在後日的大朝會上各抒己見,官家可讓天下人議論一番,到底何策更得人心!”
“其三,朝廷若真執行此策,註定是一場漫長的消耗,臣願意全心投入,若敗,是臣的錯,若成,則是朝廷之福。”
趙頊面色深沉。
韓絳提出的這三點,他都能理解。
攤丁入畝之法若由趙頊提出,那相當於造成了趙頊與天下多數士大夫官員、商賈對立。
即使趙頊憑藉皇權,強行施行此法,將有可能遭遇更多暗地裡的抵抗,於國朝穩定不利。
此策在經由朝議後,大多數官員自然是不同意的,而唯有天下民意能對抗朝臣。
而即使執行下去,也有可能失敗,這將會導致朝廷階級矛盾激化。
這個鍋,自然不能趙頊來背。
皇帝必須是乾乾淨淨的,是沒有任何過錯的。
所以,若敗,是三司使韓絳身敗名裂。
其實,趙頊在找韓絳與蘇轍私談時,就有過這樣的打算了。
朝堂之上,唯有三司使韓絳站出來主持最為合適。
趙頊點了點頭,道:“三司使放心,只要此策能成,朕一定傾盡全力助你!”
“謝官家!”韓絳熱淚滾滾。
……
兩日後。
大慶殿,百官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