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所置身的,可是足以改變整個日本歷史的重大場合,參與這場討論裡的每個人任何一句話,都可能決定著一座城池的存亡。
在場的每個人,都隱約預測到了局勢的未來走向、卻又還不是很確定,但他卻是不同。
作為一個從現代世界穿越而來、擅長日本故事背景的網文作者,他對這段歷史的走向和結果自然要比他們更瞭然於心。
何況在他12歲身體的內裡,還藏著一個25歲宅男的心願——那就是成為改變天下、改變歷史程序的參與者。
他暗自抑制住躍躍欲試的發聲慾望,同時告誡自己,就算想要參與其中,也得等到適當時機。
而這個適當時機,比他所料想的還要更早到來。
“眼下還有另一件要事,恐怕也需要我們費心審度和思量一番。豐臣家為紀念已故的太閣秀吉,而在京都興建的大佛殿已然落成,如今正待舉行開光儀式。”
柳生宗矩說著,膝行至議事堂中央,從懷裡掏出一卷長軸,在塌塌米上徐徐鋪陳開來。
這卷長軸吸引了包括家康在內的所有人目光,只見上面濃墨重彩地書著八個漢字——
國家安康,君臣豐樂。
“宗矩大人,這是?”土井不明所以地問。
“是豐臣家為大佛殿所準備的鐘銘文,據說是請了著名高僧清韓長老所寫,右府和澱夫人對此都甚為重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注·鍾銘文:鍾銘文事件在歷史上發生於大阪冬之陣之前,為增強小說的可看性,作者特將這一歷史事件融入大阪夏之陣前的情節設定裡,特此說明。】
宗矩淡然答道,又重新膝行回到自己的座位,端正地再度跪坐在座墊上。
就在大家都在盯著這句由清韓長老所構思並寫下的鐘銘文時,一直眯著眼睛作壁上觀的家康,卻在一片沉靜的現場氛圍下開了口。
“正信和土井的擔憂,我也時有耳聞,但無論是招浪人進城、還是修復護城河的舉動,都還不足以形成懲戒大阪的理由。”
他聲音不大,卻分外具有重量,每一個字都咬得特別清楚,僅是話語就充分展露出不怒自威的王者氣魄。
正信與土井迅速交換了眼神,現在他們對於家康的想法都已經很是清楚:
自大阪冬之陣後暫且停戰的和談協定,並不是家康所追求的最終結果,要達到這位梟雄所追求的“天下太平”之無戰事狀態,就需要清除掉豐臣家族。
他們都已經在家康和秀忠父子身邊隨侍多年,自是明白家康口中的“懲戒”到底所指何意。
就連竹千代也意識到了空氣裡流淌著的戰前微妙氛圍。
家康是要尋找一個能夠“懲戒”大阪的理由,這個理由必須要有能夠說服天下的大義名分。
而當下大阪城正在密謀的各種小動作,很明顯在家康眼裡還構不成能夠出兵有力“懲戒”大阪的理由,竹千代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
★——作者的話——★
新書連載,起點會統計:每天到底有多少人在看這本書,再根據完讀率,決定給本書的推薦資源。
還請大家不要養書、看完每天更新的兩章啊,我也會好好努力的!
若喜歡本書,還請大家不吝投出你們手中的推薦票&月票,讓它被更多人看見,謝謝。
喜歡我在江戶幕府當少主請大家收藏:()我在江戶幕府當少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