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在大御所大人啟發下獲益匪淺,宗矩也是受用不已。”
宗矩終於第一次捧起茶杯,淺嘗了一口狹山茶,但覺茶香深厚、確實回味無窮。
他轉動著茶杯,思忖著是否該將竹千代正遭受奪嫡之戰困擾的事情和盤托出,又覺得難得拜會家康,也是時候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如實稟報。
“我記得大御所大人向來以天下安泰、世間再無戰事作為己任,一直密切關注大阪城的動向,也莫不以天下蒼生幸福為考量。”
“呵呵,知我者,宗矩也。不管怎麼樣,江戶與大阪之爭絕不可以延續到下一代,必須在我有生之年親手斬斷爭端存續的可能。”
“大御所大人的用心良苦,我深為敬佩。但有一件事不曉得當不當問,還望大御所大人明示。”
“呃?你什麼時候在我面前也變得如此謹言慎行了?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是時候了。
宗矩這般鼓勵自己。
稟報這件事的目的,全是為了德川幕府的安泰考量,乃為忠臣之舉。
——這般一想,他便提起勇氣霍然將話題延續了下去。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大御所既然心繫天下萬民,又一心要平定那不安分的大阪城,那麼江戶城的安穩必然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這是自然。”
“宗矩敢問大御所大人:為何為當今少主賜名你曾用過的乳名‘竹千代’?這是否代表了大御所大人對三代繼承人的立場和態度?”
“你怎麼這樣問?”
從宗矩謹慎的話語裡,家康敏銳地察覺到了些什麼,靠在扶几上的慵懶身姿忽地起了變化,他一下子端坐了起來。
“關於宗矩方才請教之事,還望大御所大人指點迷津。”
“秀忠之所以會繼任將軍,是因為在我眼下諸子當中,他個性最為穩重寬厚、又有治理內政的城府和謀略,所以我選擇了他作為繼任者。”
“是。”
“在戰國亂世,即使心懷天下者,有時候也不得不忍痛作出犧牲。例如我便曾失去嫡長子信康。然而一旦平定大阪,日本必將迎來和平盛世。”
“小人亦深以為然。”
“那麼,屆時德川家的安穩,就會直接關係到天下安泰。若秀忠之後的將軍繼任,仍是唯才是舉、任用賢君,就將引發家族內鬥、戰火將向日本全境蔓延。”
家康抬起茶壺,為宗矩重新添了杯茶。
他連忙俯身行禮致謝,才剛重新抬起頭,卻見家康眼裡掠過一絲足以攻破當今任何武家將領心房的鋒銳。
“為了德川家的代代安穩,秀忠之後的將軍繼承人,必須從嫡長子之中產生。”
“萬一繼任將軍發生不測,則兄終弟及。只有這樣方可避免紛爭,授心懷不軌的眾大名以漁。”
聽了家康輕描淡寫的兩句回答,宗矩終於放下一塊壓在心頭的巨石,如實進行了稟報。
“之前有隨侍少主身邊的女中,特意造訪了我柳生家。在我當時外出處理公務時,一直留在家中等候我歸來。”
“哦,竹千代身邊的女中,怎麼好生生去造訪了你?”
“大御所大人,那位女中為我帶來了一封少主的親筆信,信中少主詳述了他當前的處境不妙。”
“竹千代的處境……不妙?”
“正是。少主說如今江戶之內雲霧重重,遠近皆有獠牙意圖咬噬,但他身為德川三代少主,定會堅強從容以待,只感謝我等立場未失偏頗之人。”
“他在信裡還說了些什麼?是否有直接點明籠罩在江戶的那重重雲霧,到底是哪些人?”
“這就是小人覺得少主英明的地方。他只淡淡點到了自己的處境,但究竟是受何人為難、到底遇到了哪些不公平之事,這些則隻字未提。”
“哈哈,那小子看透了你的秉性。他知道越是節制隱忍,越能打動你為之出面。”